时间:2021/6/30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舌尖上的中国》大火,各地美食汇聚。不过,居然我大宜宾被一笔带过,作为宜宾人当然不赞同!!!现在就要让所有人知道我大宜宾有多少好吃的。请自备纸巾,流口水可不负责!

宜宾燃面

燃面是四川省宜宾地区最具特色的汉族传统名小吃之一,原名叙府燃面,旧称油条面,因其油重无水,点火即燃,故名燃面。小吃选用当地优质水面条为主料,以宜宾黄芽菜、小磨麻油、鲜板化油、八角、山奈、芝麻、花生、核桃、金条辣椒、上等花椒、味精以及香葱、豌豆尖或菠菜叶等辅料,将面煮熟,捞起甩干,去除碱味,再按传统工艺加油佐料即成。

燃面是真的可以点燃哦!

口说无凭,不信来看看宜宾燃面获得的众多荣誉!

年,朱德委员长到宜宾视察工作,品尝了正宗宜宾燃面后赞不绝口,给予了高度评价,说“几十年来未吃到过这种面了,希望继承下来”;

年10月,宜宾燃面参加四川省举办的“名特小吃”评选活动,一举夺魁,摘取“四川省名小吃”金奖;

年12月,在杭州举行的首届全国“中华名小吃”的认定活动,宜宾燃面被认定为“中华名小吃”;

年7月,宜宾燃面制作工艺正式成为宜宾市翠屏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年6月,又入选了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底洞豆腐干

底洞豆腐干为底洞一绝,出了底洞再无二家可以做出底洞豆腐干的香、辣、麻、鲜。按我们的说法就是,吃了一口还想再来一口!根本停不下来,直到肚子被辣的受不了!底洞豆腐干的秘密主要在于其独特的“焦油”或者叫辣子油和豆腐的脱水。好的焦油具有香、辣、麻的特点,而豆腐干的味道就藏在这焦油当中。豆腐脱水程度越高,豆腐干就越有嚼劲,也就越薄。废话不多说,直接上图!

时代在进步,底洞在发展。近年来,底洞豆腐干也由以前单一的麻辣豆腐干发展出了五香豆腐干。个人更喜欢麻辣的,吃着才正宗!

宜宾芽菜

宜宾芽菜是著名的四川“四大名菜”之一,用芥菜的嫩茎划成丝腌制而成,分咸、甜两种。甜芽菜产于四川的宜宾,古称“叙府芽菜”,创始于年。主要特点是香、脆、甜、嫩、味美可口。常用以作油酥鸭、烧白(扣肉)、燃面等食品佐料,亦可作成其他荤素菜肴,且为熬汤之不可缺少的配料。宜宾芽菜年评为四川省优质产品,年评为全国优质产品。

这是每个宜宾人都应该熟悉的宜宾碎米芽菜!

李庄白肉

李庄白肉,全名为“李庄刀口蒜泥白肉”,是李庄的传统美食,选用皮薄肉嫩、肥廋比例恰当的“长白山”或“约克”或“巴克夏”猪肉,加以多种酱料制成,有清香爽口,肥而不腻,咀嚼化渣等特点。在李庄有“到了李庄不品尝李庄白肉等于没到李庄”一种说法。制作李庄白肉,主要集中在选料精、火候准、刀工绝、调料香四个要素上,缺一不可。可作李庄白肉的原料即猪后腿将臀部去掉第一刀之后的部位,俗称“二刀肉”,每头猪仅有三公斤左右。因为这一部位的肉质佳,肥廋匀称,无泡少筯。成菜后肥廋连接紧实,不脱层分离,给人以感观美。对厨师的刀工要求很高,片成的肉片厚薄均匀,每片长可达20至30公分,宽15至20公分,厚仅1至2毫米,肉片薄可透出人影。

筠连水粉

筠连水粉是宜宾筠连县一种色、香、味俱全的地方名小吃。

把水粉捞进小竹篓瓢里,上面放点小白菜、豌豆尖之类的时鲜蔬菜,放进沸水里烫1分钟,连粉带水倒进碗里,除了放上酱油、醋、味精、花椒、辣椒、葱、蒜汁等常用的佐料外,还要放上一勺香脆的油酥黄豆或豌豆,一勺碎米芽菜,一勺碎米大头菜,再把炖好的汤料连同肉食一同舀进烫好的水粉里,撒上碎葱,一碗浓香四溢的水粉就做好了。筠连水粉好吃的不同之处是原料上,用的是筠连本地的红薯粉,还有要先煮一次的工序。技巧在这里,不是作料能比的。

筠连水粉也有类似清汤红汤的分别。

长宁全竹宴

全竹宴是以竹笋、竹荪蛋、竹荪菜、竹菌、竹海腊肉、竹筒豆花、竹筒竹、竹荪酒、竹泡菜等“竹”菜。汇成的“全竹宴”。可谓满桌皆是竹,无竹不成席,令人大开眼界、垂涎欲滴。“全竹宴”共计有十多个大类多个菜品,每一道菜都与“竹”有直接或间接的联系,从竹的根菌,到竹笋、竹竿,再到竹的枝叶每一部分都得到充分利用。素雅醇香脆嫩,让人垂涎欲滴。山珍第一珍——竹荪,除富含各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外,更是高效抗癌的良好药物,为八方游客所喜好。“全竹宴”的各个大类又有许许多多的烹饪方法,根据厨师的技艺和消费者需求,可烧、炖、炒、烤、蒸、煲、烩、凉拌等等。

竹筒饭,记得以前小时候自己去砍竹子从家里拿米做过。竹筒里煮出的米饭会有一股浓浓的竹子的清香。

双河凉糕

凉糕是宜宾特色食品,被称为生态、健康的养身绿色食品,有凉爽、鲜嫩爽口之特点、清热、健胃、养颜之功效。凉糕采用粗粮制作,绿色无公害。近几年受越来越多的人喜爱,并且广大女性把凉糕当作养颜食疗。那一碗碗、一盘盘凉糕形同冰雪凝聚,洁白晶莹。红糖味、水果味、麻辣味……应有尽有,硬是人人见了都嘴馋。无论多热的天气,只要吃完凉糕,不仅热感全无,还让人肝脾舒畅,神思爽朗。此外,葡萄井凉糕还是一贴解酒良方呢。

我只吃过红糖味的,其他味道的暂时还没有口福尝到。回宜宾一定去尝尝!

红桥猪儿粑

红桥猪儿粑是江安县红桥镇的一种小吃,可谓享誉川渝,其晶莹剔透、温软如玉。红桥镇有一片肥沃的红土,盛产优质糯稻,其米质优良,做成的猪儿粑营养丰富,滋润可口,风味独特,入口绵扎,米香扑鼻,这与红桥猪儿粑出名有很大关系。红桥猪儿粑分水磨猪儿粑和磕粉猪儿粑两种。与汤元不同的是,“猪儿粑”须在糯米面中加少量大米面和生猪油混合,用四成热水调熟后再加六成冷水全部揉匀成团,以做时不粘手不开裂,可塑性强能成型为佳;熟后有光泽和透明度。蒸时掌握火候按时“闪气”以免变形走样。蒸熟后稍凉片刻使其表面减少粘性方可上桌享用。吃时每人一筷一碟和一杯清茶,清茶作湿筷用,吃过“猪儿粑”后可将清茶喝下清心解腻。“猪儿粑”的包心和花样也很丰富,常用的包心有“喜沙”、“酥麻”、“肉馅”、“水晶”、“豆腐生”等,花样有“鸡冠”、“三尖角”、“眉毛舒”、“碗儿帽”、“柳腰”、“圆鼓”、“桃花”、“蝴蝶”、“软紫荆花”等。如待客,主人都要逐一介绍各花样名称及其包心内容,让客人们观赏和各取所好。由于熟后其形状如小猪,“猪儿粑”因此而名。

沙河豆腐

沙河豆腐产于四川省高县沙河镇,该镇自古便有驿站之称,距“万里长江第一城”酒都宜宾仅30公里。由于独特的水质和制作工艺,使沙河豆腐具有皮绵肉嫩、色泽纯净的特点。可烹制近百种美味菜肴,因其香、脆、嫩、鲜、酥、麻、辣、烫等特色,享誉西南地区及浙江、北京、广东等省(市)的大中城市,其豆腐全席久负盛名。沙河豆腐不愧为一枝独秀的“川南名肴”。

每次路过沙河,路两旁全是卖豆腐的。真想进去尝尝!

黄粑

“黄粑”是川南地区的泸州、自贡、宜宾县、滇北地区的盐津县、水富县等有数百年历史的传统小吃。主要配料:优质糯米、红糖,用笋壳叶、粽子叶、竹叶包裹(不含任何色素、保鲜剂)。其色泽晶滢黄润、味道清香柔软,食用方便,砌片后蒸煮、油炸、煎炒、微波加热变软后,开袋即食,是营养丰富的主副食品。虽然黄粑起源于自贡,不过在我宜宾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道美食。

自贡那边的黄粑是用良姜叶包的,宜宾一般用竹叶或者用竹笋的壳包。家里过年的时候就要包黄粑也是一种传统,小时候就特别想过年做蒸黄粑,跟着瞎弄。

柏溪潮糕

四川宜宾“柏溪糕点”为当地四大名吃之一,起源于清朝同治时期(公元年),距今已有年历史。据传,当年曾是慈禧太后最喜爱吃的南方名点之一。柏溪糕点原为“柏溪潮糕”,潮糕原是扬式糕点中夏令品种,人体易消化吸收,是气候炎热时人们喜食的糕点。潮糕为小方块形,原薄,大小均匀,口味香甜绵软,细腻爽口。

“柏溪糕点”先后被评为“中国名优小吃”、“宜宾市传统风味名小吃”。

先就这些了,其他还有一些小吃比如苕丝糖,小时候特别喜欢吃,不过有点粘牙。还有鸡丝豆腐脑、南溪豆腐干等等好吃的,就不一一介绍了。

------------------------------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jianganzx.com/jaxfc/9135.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