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10/26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本文转自成都晚报作者:章玲

在四川大学,有一个只有49名学生的本科生班。这个班的学生所学的专业不一样,每个同学都有奖学金,更重要的是,教这49名同学的是70多位博导。这是怎样的一个班?博导如何教这些本科生?在这个班学习是怎样一种体验?成都晚报的记者走进了这个博导比学生还多的本科班——华西生物国重创新班。

川大生物治疗国家重点实验室,也是华西生物国重创新班的根据地。

图片来自成都晚报

阵容豪华教这个班的都是“大牛”

从林荫街8号四川大学华西校区的侧门进去,右边是一栋砖红色的3层小楼,穿着白大褂的年轻面孔进进出出,透过一楼的窗户,记者看到里面的实验器械摆得满满当当。这栋看起来不起眼的小楼,不仅是川大生物治疗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大本营,还是华西生物国重创新班的根据地。华西生物国重创新班于年从大一学生中招收了首届49名学生,带这些学生的是由川大生物治疗国家重点实验室创立者、魏于全院士领衔的70多位博导,这些对本科生进行“一对一”指导的博导,全部来自这个国重实验室,包括13名长江学者或青年长江学者、18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31名国家“青年千人计划”学者等。这些被学生们称为“大牛”的博导,重要任务之一是搞科研,为何要组成一个超豪华阵容带本科生?按川大教务处处长张红伟教授的说法,高水平科研团队培养学生并不稀罕,但高水平科研团队从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到学生选拔、再到倾力培养,完整系统地实施本科教育,这在川大还是第一次。“设立华西生物国重创新班,就是要让优秀的学生受到优秀科学家的思维和理念冲击,成长为高素质创新型复合人才。”张红伟说。

海选精英“没想到院士真的指导本科生”

川大首届生物国重班的学生,是年上半年面向全校级学生海选产生的。“以往我们大一大二的学生,要进国家重点实验室学习基本不可能,更别说接触到‘大牛’级别的博导。”以药学院第一名成绩转到创新班的刘宵钰说,“我当时选择了魏院士作为自己的导师,没想到他真的亲自指导我这个本科生了!”刘宵钰至今仍然很兴奋。由于还要在川大江安校区学习相关专业课程,刘宵钰只有周末和寒暑假才到实验室。“每次魏院士来实验室都会在







































北京那家治白癜风治得好
北京中科医院怎么样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jianganzx.com/jaxwl/830.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