葭南茶室 再见江安 出生日期:-03-28 出生地点:四川大学江安校区 再见江安葭南 不忘初心、不忘有你 落幕之际,请听我们讲一个故事 亲爱的朋友们、老师们、所有陪伴葭南成长的family: 大家好! 两年前也是在这样明媚的春光里,我们怀抱美好愿景启幕。 哲学家密尔说:思想和情感的升华与广阔而美好的空间环境密不可分,这就好比凭窗眺望到一片蔚蓝海景,哪怕你并不喜欢航海,也会觉得心旷神怡。正是本着这样的心愿,葭南创始团队成员想要把商业街上的茶馆打造成美丽的地方,让人的心灵和想象力能在这里展翅飞翔。 年2月28日傍晚,克里克兴奋的冲进剑桥老鹰酒吧宣布发现DNA生命奥秘的故事,是科学史上最著名的掌故,它激励着我们不单要把中国传统茶文化的韵味与四川街头茶馆的地方特色结合起来,呈现出一个独具特色的文化美学空间,还要把葭南打造成为保障可持续知性活动的小环境。 在江安的两年,我们这个Family不忘初心,经过大家的努力,让葭南成为陪伴每一个川大人的美好环境。 不忘有你。正是你们的每一次到来,每一份力,镌刻了葭南向前的脚步。 七百多个日子,长长的一段,我们心中满是记忆; 七百多个日子,倏忽匆匆,花未开好,茶有余温,我们还没郑重的说声你好跟再见就要告别。 在落幕之际,“来,请坐这里”,我们来讲讲故事:一个“重建与新家园”的故事,一个打捞川大记忆铭记“我们”印记的故事。 年冬某日,成都,寒冷潮湿。我们无意中走过老川大东门林荫道,发现图书馆后那个原本花木扶疏,青砖灰瓦的院落赫然已成废墟。这一处院落,位处偏街小巷常年上锁并不起眼,可但凡经过它的人,无不被它从斑驳木门里透出的岁月之光吸引,尤其春日盛景,更是引人驻足。我们正是被吸引的万千川大路人之一。错愕之间,竟无法将眼前的废墟与那个“神秘院落”联系起来,只是眼看它从此不知去处,有一种难过的情绪如水般升起,梗在喉间。别无他法,先捡一点“垃圾”回去,留个念想,能捡多少就捡多少,就这样开始了废墟上的拾荒。我们最先捡来一些完整的砖头、石块、废弃无用的抽屉匣子、朽木之类。一位相熟的老师(他是一位老川大),得知我们在捡拾这些小物之时,告诉我们这一处院落的历史,原来它是上世纪四十年代的川大女生院,在建筑形制上也是四川独有的三合院院落。这更加坚定了我们拾荒的念头,赶紧跟工地工头斡旋,收购了一些在他们看来没有经济价值的废弃门板、窗格之类木材。 “留下它”,不要让这段历史陈迹不知所踪是最初的想法。“用起来”,让“那些历史的重要见证物继续本真的保留下去”,是我们的心愿,在商业街创业申请通过后我们有了物理空间可以将这个心愿实现,真的很兴奋。 这些“无用”废弃老物件的文物价值留待时间评判,我们只想让承载历史记忆的一砖一瓦、一土一木能在川大江安商业街上焕发新的生机,能经过我们双手的改造、重建后富有美感,氛围动人,能让历史活生生,就在你我身边。 面对着这样一堆零散、破旧、朽烂的物品,很难通过单个历史建筑的模仿性复建使这些老物件承载的历史复归当下,所以我们选择挑选相对完整的物件,采用再现代表性的局部风格来让它们的生命重回现世。让川大红与灰成为我们的底色,让往昔的光彩与荣耀通过物品与你我相联。 青砖吧台和进门入口的窗格是这种思想指导下两件代表作。 这两处所用青砖都是从原女生院废墟上一手一脚捡来,共一千三百余块,它们烧成于上世纪三十年代,距今将近百年。手捧青砖,我们发现砖块质量重、体积大,谁都感到与现今装修所用普通砖块明显不同,何况岁月和时光的累积让这些青砖还散发出粗粝的沧桑感。为了更好的保护它们,待吧台砌成后,来自考古系的十多位志愿者连夜给这些砖一块一块刷上清漆。 我们用剩下的青砖在进门入口处砌成矮墙,将两扇相对完好的窗格置于其上,努力复建原女生院门窗印象,同时也想要营造“透过斑驳朱漆红窗,回望川大悠悠百廿历史”的意境。 随后,我们还将这些老门板、老窗格改造成可资利用的桌椅等,赋予它们新功能,使它们焕发生命力。比如桌子。我们用黑铁制成稳固的架子,用打磨机磨平老门板的四角和表面,刷上清漆保护老木头,然后把老门板平铺在架子上,最后再用钢化玻璃盖上作为桌面。门板变身桌子,既实用又可以透过玻璃完全展现上世纪40年代老门板的原貌。桌子做好后,那些看起来完全无用废弃老房梁竟无意中成了做凳子绝佳原料。它们数量足够长度足够,完美匹配门板做成的长桌。 所有的门板和房梁由于年代久远,每次用抹布擦拭的时候总是会有油漆脱落。尤其门板除了表面上的一层朱红色油漆之外,油漆里边还有一层鲜红色油漆,我们推测应该是上个世纪40年代之后,女生院经过几次整修,所有门窗上自然也就一遍遍涂上了新的油漆。这个推断后来得到了木匠师傅的印证。师傅告诉我们,最里边的一层油漆应该是上个世纪的手工油漆,这种油漆的颜色现在已经很难再调配出来了,而外面的一层年代要近一些。出于油漆质量和技术上的问题,这些老漆年代一久,就会脱落。 我们重新刷清漆来保护这些老物件。这个工作由十余名来自12、13、14级历史系和考古系的志愿者同学连夜赶制完成。 从装修到完工,短短十几天,我们人力接龙,齐心协力,动手动脑,赤手空拳打造出今天这个承载着历史记忆的空间,一个江安川大人的新家园。 然而,尽管物之空间里的一切都已存在,若没有人的流动,没有大家的到来,所有的事物不会印入我们的意识,我们不会在未来某一时刻共同感知经过葭南的印记,不会拥有共有的回忆。 我们记得装修时所有志愿者的印记,记得每个人的热忱、专注,记得大家奋力搬运、连夜刷漆、贴墙纸、改造物品,装饰美化空间所闪耀出的专业和才华的光芒。 我们记得每一位葭南family成员,记得每个人在营造温暖家园中提供专业服务的友情、合作与变化。就像董董所言,坚持在葭南,不为别的,只是因为随着越来越熟悉葭南,“我变了”,“不仅仅掌握了一些技能”,而是“不再毛糙变得沉稳;因为葭南,我变成了更好的自己“。亲爱的Family,所有人性的美好都会贮存在时间容器中,在某一时刻散发芬芳。 我们也记得每一位来到葭南的师长,感激你们愿意在葭南跨专业交流,开阔我们的知识结构与视野,也带来欢笑和省思。 还有那些“在茶室遇到的很多很多人”,我们走在学校的各个地方总会觉得“哎这个人好眼熟”。我们记得夏天爱点橙汁的漂亮小姐姐,(虽然夏天最头疼的事就是榨橙汁,小小一杯却要剥五个橙子);记得热衷于绿茶的同门学弟;记得会员卡累计消费元的小情侣;记得起早贪黑一连几天来茶室画图的毕业生;记得英语角外国友人的歌声;记得问我墙上挂的是什么字的老先生……记得很多。 亲爱的朋友们,我们不一定知道你的名字,但你的印记在我们心里,时光交错中,你我相遇是一瞬也是永恒。愿你也记得青春的岁月里曾有过我们。 剑桥大学艾伦?麦克法兰教授去年离开川大时候曾说:“Seeyounextyear,Iwillbebacktoyourpoemparty.”。他会再来。 小武在信中写道:离开成都已半年有余,在川大的无数瞬间却依旧如新。而葭南,是我们许多人采撷过的“半亩花田”,耕作过的“一方庄稼”,一份不可忘却的“川大记忆”。在这里,能带走的,带不走的,都是沉甸甸的。时空渐远,思念愈深,期望与各位“葭友”一起常回“葭”看看” 我们知道,所有承载川大历史的青砖、灰瓦,红窗老木头,搬离川大将永远失去它们的生命。我们多么期望,它们不是在这里短暂的活过:你来过,走过,还将一直活下去。我们多么期盼,让往昔通过物品将你我相联。 最后,让我们记下所有来过的印记,记下这些名字,把它们永远珍藏在葭南志中。 他们是: 王曼力级历史系 王晓玲级中美研究所 张家宁级历史系 玉书涵级历史系 马伯垚级历史系 江玥级经济系 梁莉莉级中美研究所 王咚级中美研究所 罗吉芝级历史 武舒洁级历史 谭静仪级考古 张晓雯级考古 徐阳级历史 李世鹏级历史 江震级历史 戚昱明级历史 高浩淇级历史 钟胜级考古 付杰级考古 庒文隽、张立业、喻寒、周苏航、杜心怡、彭阳、董振宇、舒廷婷、李亚坤、卢璐、王志勇、张登、张烨、孙晓妍、王越安、邓雨曦、肖柳、王敏、杨红、吴贮川、肖鹏、许婕、王奕哲、孙庆、蔡亦畅、玉玺珍、张译天、唐诗雨、姚志恒、敬翔宇、刘民心、刘瑶、李渴菲、寇瑜真、陈曦、魏才琛、夏聪聪、时卓玉、李赫、卢柯宇、易哂忻、张家宁、安琪 原谅我们如此匆匆,无法补全这些印记。 也恳请大家就记忆所及,一起来完善这个名单(名字和年级)。 再见,江安的朋友们 感念你的陪伴,感恩过去种种; 愿美好生活常伴左右,愿你我山水有相逢。 此致 安好 葭南创始团队 /4/24 再见··江安葭南 葭南王掌柜2018治疗白癜风最好的药北京什么医院专治白癜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