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兴文有10个镇和5个苗族乡,每个乡镇都有着不同的名字,而名字背后有着不同的故事,你知道家乡名字的来历和历史吗?那就赶紧来看看,它们的前世今生原来是这样的…… 1古宋镇古宋镇历史悠久,唐武后大足元年()曾在境内置羁縻宋州,隶剑南道泸州都督府,辖宋水、卢吾、牱龙、牱支4县,其中宋水县在今天的都良村官厅头,唐末废,为僰人部落地。明洪武六年()改九姓长官司,明讨平大坝都掌人(僰人)后,在境内设泸州卫(今天的古宋城区,卫由泸州茜草坝前移),今境建设村(大龙沟)以东属永宁卫。清光绪三十四年(),在九姓乡基础上划入江安县共乐乡大部(含五星)、兴文县六合乡(含麒麟苗族乡北部)及拖船一带、纳溪县镇溪乡大部(含莲花镇和太平镇大部)和永宁州插花地成立古宋县。民国初,古宋县将8乡分为5区,增设“附郭团”(民国7年,“附郭团”改名中城镇)。新中国成立后,年古宋县正式并入叙永县,原古宋县降为古宋区,随泸州专区并入宜宾专区。年10月县级行政区划调整,古宋及共乐、大坝又从叙永县划归兴文县。年5月28日,兴文县治所由兴文镇(今僰王山镇)移驻中城镇(今古宋镇)。年撤区并乡建镇,原中城镇兼并原香水山乡、和平乡,仍名中城镇,年,在原中城镇基础上划入太平镇2个村、原万寿镇11个村和1个社区、原久庆镇10个村和1个社区,划出原中城镇1个村归太平镇,组建为今天的古宋镇。 2太平镇太平镇唐武后大足元年()置宋州时,太平镇部分地(双泉、太安、松林坡)为宋州卢吾县辖区,其余不详。元代镇境大部为四川南道宣慰司重庆路泸州纳溪县地。清道光三十四年(),改九姓乡为古宋县,纳溪县镇溪乡大部分划归古宋镇,分为青川乡(今太平镇)和镇溪乡(今莲花镇)。年青川乡改名太平乡,镇溪乡并入太平乡。年解放,太平乡属古宋县第一区。年建为红星公社,年改公社为乡,恢复红星乡旧名,年改建为太平镇,年乡镇行政区划调整中,划入原中城镇青山村和原久庆镇双泉、松林坡、太安3村,同时划出同心、黄金山2村,扩建为今天的太平镇。 3大河苗族乡大河苗族乡宋代为乌蛮(彝族先民)罗氏鬼国地,明代为四川都司永宁卫地。清道光二年(),九姓长官司改九姓乡,隶泸州。民国初年,古宋县将8乡分为5区,得用乡、金鹅乡属东区,7年(),得用乡改名万寿乡。年10月,金鹅、大河、高滩3个公社随古宋区从叙永县划归兴文县。年大河公社改建为苗族乡,年撤区并乡建镇,金鹅乡、大河苗族乡合并组建为大河苗族乡,高滩乡与建设乡合并建为万寿镇。年乡镇行政区划调整,又划入原万寿镇8个村(原高滩乡境),形成现境。 4麒麟苗族乡麒麟苗族乡历史悠久,唐高宗仪凤二年()置晏州,乡境为晏州所辖7县之扶来县地,明洪武四年()将戎州为戎县,乡境为戎县洞扫乡地,清光绪年间改名六合乡。年义合乡和中和乡各划部分地建团结乡(治崔家坡)。年并中和乡3个村(中华、顺庆、顺龙)、团结乡、义合乡为义合乡,年团结公社改为麒麟公社(取境内麒麟洞内酷似麒麟怪石之意)。原新坝乡地属乌蛮(彝族先民)罗氏鬼国地,年,义合、麒麟、新坝3个公社随大坝区从叙永县划归兴文县,改公社为乡,其中麒麟公社改为苗族乡。年撤区并乡建镇,原麒麟苗族乡扩建,兼并义合乡。年乡镇行政区划调整,将新坝乡和原大坝镇属六旺村划入,形成今天的麒麟苗族乡。 5大坝苗族乡大坝苗族乡历史悠久,唐高宗仪凤二年()设置晏州,所辖7县中罗阳县在其境内。元世祖至元17年(),元世祖授得兰纽大坝都总管,同时改大坝都掌蛮安抚司为大坝军民府。二十二年,升大坝军民府为戎州。明成化四年(),明讨平大坝都掌人(僰人)后,改大坝为太平川,设太平川长官司。年,大坝公社随古宋县并入叙永县。年县级行政区划调整,大坝镇、大坝乡、四龙公社、沙坝公社随大坝区从叙永县划入兴文县。年撤区并乡建镇,以大坝镇为基础,划入大坝乡、四龙乡组建大坝镇(名不变),年乡镇行政区划调整,在大坝镇基础上划入原沙坝苗族乡全部8个村,划出原大坝镇所属六旺村(划归麒麟苗族乡)、新建、桐子(划归石海镇)3个村后建置为大坝苗族乡。 6仙峰苗族乡仙峰苗族乡历史悠久,唐高宗仪凤二年()设羁縻晏州时,境域属多岗县地。万历二年()明朝灭僰人后,今乡境为居杭乡地,年建仙峰公社,年仙峰公社建为仙峰苗族乡。年撤区并乡建镇时,仙峰、丁心两个苗族乡合并,扩建成仙峰苗族乡。 7毓秀苗族乡毓秀苗族乡从元代至明万历二年(),为都掌人即僰人地,讨平僰人后,改得居乡为平蛮乡。清光绪年间平蛮乡改名毓秀乡,年毓秀乡与共和乡合并,仍为毓秀乡。年人民公社改乡时改建为玉秀苗族乡(年宜宾地区公署认可,改“毓”为“玉”),年撤区并乡建镇和年乡镇行政区划调整均予保留。 8莲花镇莲花镇在北宋元丰四年()属泸州乐共城所辖镇溪堡(今三洞桥一带)、席帽溪堡(今水栏一带)地。元代镇境为四川南道宣慰司重庆路泸州纳溪县地。年,镇溪乡并入太平乡,乡名消失。新中国成立后,年分为新民、胜利、水栏3个乡,年建为胜利人民公社,年更名莲花公社,年公社改为乡,分为莲花乡和水栏乡。年撤区并乡建镇,在原莲花乡基础上,划入水栏乡建置为莲花镇。沿用至今,驻地观音寺。 9共乐镇共乐镇历史悠久。唐高宗仪凤二年()置晏州时,镇境为晏州柯阴县地,元丰四年(),宋将林广讨平乌蛮乞弟,命黄贵在柯阴县境内乐共坝筑乐共城(今五星乡营盘村小龟山),为军治,属泸州,镇境分属柯阴县和乐共城。万历元年(),属江安县共乐乡。光绪三十四年()置古宋县时,共乐乡大半从江安县划入古宋县,古宋县分之为共乐乡、鹤盘乡(今五星乡)。解放初共乐乡属第三区(驻姚家嘴)。年撤区并乡建镇,共乐、东阳两乡合并建为共乐镇。年乡镇行政区划调整,在原共乐镇基础上划入原久庆镇所辖八角、仁和、冷水垭、石梯坡、茅村、双河6个村,划出长椿、盖山2个村后扩建而成。 10僰王山镇僰王山镇历史悠久,唐高宗仪凤二年()在境内设置晏州(旧址在今城郊村土城)。明万历二年(),九丝战事平息后,取“偃武修文”之意,改戎县为兴文县。新中国成立后,年兴文县隶川南行政公署宜宾专区,年,兴文县治所由兴文镇(今僰王山镇)移驻中城镇(今古宋镇)。年撤区并乡建镇,原兴文镇扩建并易名晏阳镇,兼并博泸乡、富安乡、新胜乡、治晏阳镇;原青联乡、同心乡合并,改建两龙乡。年乡镇行政区划调整,在原晏阳镇基础上划入原两龙乡及久庆镇永寿村,划出中棉、中心、九角等5个村归玉屏乡后建置为僰王山镇。 11石海镇石海镇历史悠久,唐高宗仪凤二年()置晏州时,石海镇为晏州所辖新宾县地。清代卜昏乡隶四川省叙州府兴文县,民国29年(),并五村、洛柏两联保为兴晏乡。年建为兴晏公社,年改兴晏乡,隶仙峰区。年,为有利管理和开发石海,从兴晏乡划出大旗、中堰、红鱼3村组建石林乡,年撤区并乡建镇,兴晏、石林两乡合并建置为石林镇。年7月乡镇行政区划调整,在原石林镇基础上划入原大坝镇新建和桐子两村组建为石海镇。 12周家镇周家镇地在明代初属叙府州戎县山都6乡之落卜乡地,为僰人所据。万历年间剿灭僰人后,落卜乡地隔属叙府州珙县水路乡。清乾隆十年,水路乡改为知乐乡。民国26年(),珙县设立周家乡(治周家场),属第二区(治孝儿镇)。31年(),周家乡从珙县划归兴文县第二区。新中国成立后,年属第三区,年分为周家、天星两个乡。年并周家、天星、丁心乡(从仙峰划出)为周家乡。年撤区并乡建镇,以周家乡改建周家镇,地域不变。 13九丝城镇九丝城镇历史悠久。唐代为仪凤二年()设置的羁縻纳州(今珙县上罗)都掌县地,九丝之名最早见于南宋理宗端平三年()江安县安济庙碑文。时“九丝夷入寇”,江安县令张文省率民兵御之,祷于五龙庙,有功,理宗赐名安济庙。明万历元年(),明军剿灭僰人,次年改戎县为兴文县,于今九丝城镇内官寨建武宁城(即后建武城,今龙泉村)。新中国成立后,年兴文县设3个区公所,建武乡、双河乡属第二区,簸峡乡属第三区(驻仙峰)。年撤区并乡建镇,将原建武、簸峡、德胜3乡合并建置九丝城镇,年在原九丝城镇基础上划入文印乡,名不变。 14五星镇五星镇历史悠久,唐高宗仪凤二年()置晏州,今五星镇境内为晏州所属柯阴县地,元丰四年(),宋将林广讨平乌蛮乞弟,命黄贵在柯阴县境内乐共坝筑乐共城(今五星乡营盘村小龟山),为军治,属泸州,镇境分属柯阴县和乐共城。明万历元年()时皆属江安县共乐乡。清光绪三十四年()置古宋县时,共乐乡大半从江安县划归古宋县,古宋县分之为共乐、鹤盘二乡,鹤盘乡即今五星镇一带。年,原古宋区分为古宋、大坝、共乐3个区,东阳、五星、同乐3个公社皆属共乐区。年撤区并乡建镇,五星乡与同乐乡合并建为五星乡(同时东阳乡与共乐乡合并建为共乐镇)。年乡镇行政区划调整中,原共乐镇长椿、盖山2个村划归五星乡。年,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同意五星乡撤乡设镇,撤销五星乡,设立五星镇。 15玉屏镇玉屏镇地为唐高宗仪凤二年()所置晏州地,部分(中心、中棉、同尧、九角、鱼池)为晏州所属思晏县地(今玉屏镇、僰王山镇各一部分,即博泸一带),余不详。明初为叙府州戎县水都4乡之一的下半乡地。民国29年(),玉屏联保改为玉屏乡,水泸、博望两联保并为博泸乡。年玉屏乡、博泸乡皆属兴文县第一区(驻富安)。年撤区并乡建镇,玉屏乡被保留,博泸乡并入晏阳镇。年乡镇行政区划调整,原晏阳镇所辖中棉、中心、九角、同尧、鱼池5个村划入玉屏乡。年3月,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玉屏乡撤乡设镇,设置为玉屏镇。 亲们,你是否已经感受到家乡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了呢?经过小编的知识普及,有木有感觉自己更加了解、热爱我们的家乡呢。 结合《兴文县志》整理 ★荐读 扣3分,罚款50元,兴文这34辆车子遭了 米高空看兴文美景,这样的视觉...... 四川罗江范家大院:廉俭绍家风 觉得不错,请点赞↓↓↓ 赞赏 长按鐧界櫆椋庡尰鐤?鍖椾含娌荤枟鐧界櫆椋庢湳澶ф澶氬皯閽卞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