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汪东兴将军 汪东兴,年1月出生于江西省弋阳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 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后任共青团乡支部书记、共青团区委副书记。年6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并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后历任红十军第八十四团一营战士、班长、排长、营青年干事,彭杨步兵学校指导员,中央纵队干部团连指导员,红军大学特干团骑兵大队教导员,参加了中央苏区的第四次、第五次反“围剿”斗争和中央红军的长征。年11月任中央军委总政治部直属队指导员。医院党总支书记、医院政治委员,参加了红军东征、西征等战役。 年7月起,先后任中共中央社会部三室副主任、二室主任。年3月,汪东兴同志带领少量警卫部队,随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等中央领导同志转战陕北,负责中央领导同志和中央前委的安全警卫和服务保障工作。 年3月任政务院秘书厅副主任,同年12月任公安部八局副局长。年5月任公安部九局局长、中共中央办公厅警卫局局长。年12月至年1月兼任公安部副部长、党组成员。年6月至年8月,汪东兴同志先后担任江西省副省长兼省农垦厅厅长,中共江西省委常委。 年8月至年6月,任公安部副部长。年5月至年12月任中共中央办公厅警卫局局长,年起兼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警卫局局长,部队政治委员、党委书记等职,继续负责中央领导同志的安全警卫和服务保障工作。年11月至年12月,任中共中央办公厅主任。 年10月6日,汪东兴同志坚决执行党中央决策,协助党中央粉碎“四人帮”反革命集团,在这场关系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斗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年8月至年2月担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共中央副主席。年2月,汪东兴同志辞去中共中央副主席、中央政治局常委、委员、中央军委常委职务。 年8月21日上午5时28分,汪东兴同志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岁 《我在长征途中参加的七次战斗》 汪东兴 举世闻名的中国工农红军的长征,是中国和世界历史上前所未有过的壮举。 红军长征路线图 我于年10月16日,在江西瑞金的九堡随所在部队参加长征的。 年我参加第五次反“围剿”的战斗,在江西的金溪县负伤住院。杨立三同志来选干部,我被选上了。由于我以前做过青年工作,伤好后,就把我分配到福建沙县的总兵站第四中站政治处任青年干事。我刚在那里工作两个月左右,第一步兵学校(亦称彭杨步兵学校)招生,李文楷站长兼政委找我谈话,问我愿不愿意去学习。我说学习是好事,只要有可能我就去学习。他说:“只有一个名额,要经过考试,考试合格,你就去上学;不合格,你就回来。”从福建沙县到江西瑞金有好几百里,为了赶上考试的日期,我日夜兼程,每天都步行八、九十里路,用了四天时间赶到瑞金,在九堡参加了考试。考试的内容都是些基础的军、政知识,如军事教练、红军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排进攻、军事哨、枪的种类和基本构造等等。我考的不错,被录取了。年3月9日,我正式成为第一步兵学校的学员了。学期五个月,学习的课程有政治、军事、文化知识等。当时是战争年代,生活、学习各方面条件都极其艰苦,但我们这些革命的青年人绝大多数都是穷苦人出身,苦对我们来说是家常便饭,能有一个学习的机会,大家都很珍惜。我原先在地方和部队都是做青年工作的,性格比较活跃,对大家的事也比较积极主动。因此,学校领导和同学们对我的印象不错,入学一个月,我就被选为学生连支部书记。一边学习,一边做党的工作。在学校领导、教员耐心的教导和自己的努力下,在毕业考试时,各门功课都考得不错。毕业时领导找我谈话,要留下我在学校担任党的干部。我当时对军事很感兴趣,提出想当军事干部,但工作更需要政治工作人员,我就服从工作需要,当上了三连的政治指导员。在第一步兵学校的学习,是我青年时代进步的基础。虽然学习时间不长,但受益匪浅。我清楚地认识到,只要目标明确,有强烈的责任感和自觉性,就能克服任何困难,取得成绩。我的自信心大大增强了。 年10月12日,第一步兵学校进行“突围"转移的动员。当时有两句话我至今记得很清楚,一句是扩大新苏区,一句是巩固老苏区。当时上级并没有说出发后到什么地方会合,到哪里建立根据地。另外,还有一个“保密"问题,我们只知道要长时期行军,打到苏区的外面去,最终目的是什么一点也不清楚。由于行动很紧急,准备工作很仓促。我们转移的时间严格保密,没有说要去长征,也没有说要去湘西(湘西是指任弼时、关向英、贺龙、王震、萧克领导的根据地)。 年10月14日,红军第二步兵学校(亦称公略学校)同我们合并。在这之前,第一步兵学校9月底招了一批新生,我所在的三连有人。合并后,加上第二步兵学校来的35个人,我这个连队共有一百五十五人。那35个学生是由刘剑同志带来的,编为第四排。刘剑同志当了三排的排长。两所步兵学校合并以后,就不再叫步兵学校了,改叫干部团。团长是陈赓,政治委员是宋任穷。我们第一营的营长是广西人叫李荣,政治委员丁秋生。三连连长是戚云生,我是政治指导员。我们迮里的政教员是欧阳平、谢继友。 10月16日,我们从瑞金出发,开始长征。经过于都、信丰、全南等地方时,才知道我们干部团被编入中央纵队。后来考虑“保密"问题,中央纵队改称为“红星纵队,司令员是叶剑英,政治委员是李富春。干部团当时的任务有两项:第一,保卫红星纵队,也就是军委的安全;第二,参加战斗、掩护转移。那时候中央纵队带的坛坛罐罐很多,我们干部团担任纵队前卫、后卫的行军保卫任务。 长征中的红军 长征开始途中的详细情形这里就不记叙了。遵义会议以前,干部团的主要任务是掩护转移和保卫军委的安全,中央纵队前后左右都是由一、五、八、九军团保护着,我们干部团离敌人很远,参加战斗的机会很少。遵义会议以后,情况起了变化。遵义会议是党的历史的转折点,确立了毛泽东同志的领导地位。从此我军战术灵活,充分发挥了游击战、运动战和攻击战的作用。红军行动由被动转为主动,而且行动快捷。湘江之战,把许多坛坛罐罐打掉了,中央红军遭受较大的损失。遵义会议后,中央纵队常常和敌人挨得很近,经常与敌人发生冲突,打了大大小小不少的战斗。长征虽然很艰苦、很危险,但也是很紧张、很激动人心的,我们每一天都要面对激烈的战斗,爬山涉水,急行军,出生入死。对我个人而言,觉得还是很兴奋的,起码不像在瑞金九堡的时候,天天圈在那里训练,有一座山被我们爬得草都不长了。长征出发后,有许多新鲜事,对我们来讲,辛苦点、饿点、累点,都不在话下。那时候年轻,睡一觉疲劳就消失了。 长征途中,我们参加了不少战斗,现在就简单介绍以下七次战斗。 第一次战斗一一土城战斗 土城战斗发生在年的1月27日至28日。当时遵义会议刚刚开过,中央红军正向赤水前进。行军途中,1月27日天黑的时候,四川军阀刘湘、刘文辉部郭勋祺、潘左的部队在赤水东岸一个叫土城的地方,把我三军团的部队截断,双方交上了火。第二天早晨战斗更加激烈,我们干部团是中午投入战斗的。干部团增援上去的时候,敌人已经占领了山顶有利地形。我方的迫击炮打了几炮,就没有炮弹了。我们向敌人发起了冲锋,与敌人肉搏,拼刺刀。我们三连冲到一个孤立无援的地方,学员们打得很勇敢、很顽强,消灭了不少敌人,一直打到离敌人指挥所很近的地方。但我们连损失也不小,一共减员十来个人,连长的腿被打断负了重伤,我的棉衣被打穿负了轻伤(当时我并不知道自己负了伤,是连里一个学员发现的)。我们在天黑的时候才往下撤。敌人封锁我们的退路,一动敌人就开枪,直打到第二天早晨才撤下来。我们连是最后撤出战斗的。这场战斗,使我们年轻的学生连受到考验。从土城撤下来后,我们连随部队一渡赤水。 连长由三连卫生员罗绍卿(现名胡波)送到了卫生单位治疗,刘剑担任代理连长。由于行军不方便,我们根据团领导的统一安排,把连长戚云生同志寄放在铁场那个地方,让他住在一个地主家里(那时只能住在地主家,放在一般老百姓家反而不保险,因为民团、挨户团不会怀疑地主家里能藏红军)。我们对那个地主讲:你要把他的命保住,除了给你钱之外,我们还保护你爹将来红军打回来,保护你的财产和生命安全。我们给了地主两个元宝。地主同意让我们的连长在他家里养伤。后来部队返回又经过铁场,我和欧阳平、罗绍卿去看望连长时,发现地主把他藏在一间石洞里。我问地主为什么让连长住在这种地方,地主说这个房子隐蔽,来了人不会往里进,他的话也有一些道理。我们与这位连长分别的时候大家很激动,都掉了泪。 第二次战斗一一二占遵义 这次战斗也是干部团配合三军团打的。二渡赤水后,部队回师遵义,我们从娄山关一直走到遵义城,走了里路。敌人周浑元、薛岳纵队所部的两个师追堵我们。一个是韩汉英的五十九师,一个是唐云山的九十三师。干部团赶到遵义附近时,三军团已经把敌人的主力追到了乌江边,而遵义城外的山上还有敌人的一个营和一个团指挥所。三军团就把消灭敌人这个任务交给了我们干部团。 这里的地形十分复杂,两面是山沟,中间是一个突出的山包,敌人在山包上,居高临下。如果硬冲猛打,伤亡就会很大;只有利用山沟隐蔽运动,才能保护自己。我们参加战斗后,充分利用地形、地物,把损失降到了最低点。当时我们很注意战术的具体运用,这也证明干部团是一所学校一一战斗学校。我们一营三连一个班、一个班分别隐蔽地接近敌人,缩小了目标,减少了打击面。然后,全团用交叉火力掩护,从正面、左侧、右侧全面发起冲锋,一下就打垮了这股敌人。在山包最高处,还有敌人的一个团指挥所。我们派了邱正良带一个班(七班)冲上去,把敌人全部俘虏了。我们爬山比敌人快,敌人见我们就跑,实在累得不行,把报话机都丢了。七班长邱正良不仅抓获了敌人团指挥所的全体人员,还缴获了一批军事物资。这次战斗打得很成功,战斗部署、指挥得好,我们三连在没有伤亡的情况下消灭了敌人,完成了任务。 第三次战斗一一鲁班场战斗 与其他战斗比起来,鲁班场战斗是一场小战斗。二占遵义战斗结束后,我们于3月10日从遵义出发,部队过了乌江,到了鲁班场。国民党吴奇伟、周浑元的部队在鲁班场修筑了工事,派出的前卫营同我军遭遇,我们干部团又同三军团联合打了一仗。战场是一个有围墙的汽车站,敌人在围墙里面,我们在围墙外面。围墙很高,我爬上去观察敌人,由一个学员帮助我。下来的时候,一块石头板倒了下来把我的脚砸伤了,当时就流出了血。后来团部来电话,说地形不适合战斗,叫我们不要打了。这时天也渐渐黑了,敌人都逃跑了。我们于是撤除战斗,继续行军。这次战斗只打了几枪,投了几颗手榴弹,算一次小战斗。 第四次战斗一一通安州战斗 这次战斗发生在抢渡金沙江以后的第二天。5月4日这一天我们干部团走了多华里,赶到金沙江边,抢占了金沙江皎平渡口。4日晚上、5日早上我们陆续从皎平渡过金沙江。过江后我们在江边的沙地上睡了三个小时,等后面的部队。 全团大部分人员过江后,就向江北的通安州快速前进。从皎平渡囗至通安州,要爬十五里的山路。通安州的旁边有一座小山,地形很险要。通安州是一个镇,这时镇子里已经驻扎了敌人的部队。我们翻过小山,与敌人在镇子外边不期而遇,就立即交上了火。敌人只有两个连的兵力。干部团的战斗力比较强。我们团二营一下子就冲到通安州的街上。打着打着,敌人本队的两个团增援上来,又把二营顶了回来。我们暂时退回到山前与敌人相持。下午3点多钟,陈赓团长、宋任穷政委召集连以上干部作反击动员。这时我们的四营(重机枪连、炮兵连、工兵连)赶到了,上干队也赶到了。这时,敌人一个团在前面,一个团作为本队,又发起了冲锋。我们从左、右、正面来了个反冲锋,把敌人打垮了。打到黄昏的时候,敌人交枪的交枪,逃跑的逃跑,乱得一塌糊涂。两个团的敌军大部分被歼灭,一部分敌人窜往会理,我们追出约10华里远,又撤回通安州街上宿营。 打了一天的仗,相当艰苦。在前一天(4日),又赶了多华里的路。这时候学员们已经很疲倦了。虽然很累,但是打了胜仗,学员们个个都非常高兴啊!打完仗,上级催我们休息。这个时候,大家只想好好睡一觉,连饭都不想吃。在一个小院子里,我们连的同志绻在一起,有的同志坐着就睡着了。我和连长刘剑安排在一间房里休息。他睡着了,我没有睡。这个时候,营部来了一个通讯员传达命令,要我们放一个排哨(军士哨)警戒。刚才我们追击敌人时,追出去约有10华里远,上级要求我们把排哨放在约8华里远的地方(地形有利)。我接到命令后感到很为难,大家都这么疲劳,派谁去那么远的地方去放排哨呢?我正在为难的时候,代理连长刘剑已经听见通讯员传达的命令,立即爬起来。还没有等我开口,他说:“我去!我带三排去放哨。”说着刘剑就集合三排出发。我把他们送到门口,问刘剑有什么要求。他说:“什么要求也没有,就是明天早上你们出发的时候,带早饭给我们吃。"我说:“就是这个要求呀!哪能等到明天早上,今天晚上就给你们送饭去。打了仗,大家还没有吃东西呢。”他说:“今天晚上就算了。我们一个排去放哨,可以轮换睡觉。”我坚定地说:“晚上一定给你们送饭去。"把他们送走之后,我就去找司务长(那时也叫排长)。司务长姓韩,叫韩先。我问他:“今天晚上的饭准备得怎么样了?"他手一指,说:“哎呀!你看,你看,早准备好了。"我顺着他指的方向一看,哟,怎么杀了猪,又杀了鸡。司务长说,这是敌人留下的。原来驻在这里的是敌人的一个伙食单位。我们打过来,敌人急急忙忙地逃跑了。准备好的菜呀、猪肉呀、鸡呀,都扔在了这里,被连里欧阳平和谢继友两个教员发现,成了战利品。我问:“可不可靠?不要中毒了。”他说:“没有问题。据老百姓讲,这些东西都是敌人刚准备好的,一听到枪响他们就跑了。”结果,司务长他们把猪肉和鸡放在一起,炖成一大锅。我说:“好家伙,这可是一顿美餐。我先去休息一下,你们弄好以后,赶快送三分之一去哨位。”过不多久,他们挑了一些肉、青菜和一担饭、一担水,送到哨位上。连长和三排的同志饱餐了一顿。我们这些在通安州街上宿营的人先睡觉,到了天快亮的时候才起来吃饭。事后想想,这件事很有意思。有的时候,往往会有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你能想得到敌人为你准备丰盛的晚餐吗?不可能。我们也从来没有这样想过。结果在我们最艰苦的时候,就遇到了这么一次,这也算是“雪中送炭”。大家都很高兴,我也很高兴。当时我还问欧阳平和谢继友他们,这些东西是怎么来的。他们开着玩笑说:“是俘虏过来的。”我说:“连猪和鸡都能俘虏?"他们说:“都是敌人准备好了的,他们走了,说不吃了,送给你吃。”我说:“那就谢谢他们啰!”大家听了哈哈大笑。 第五次战斗一一一会理战斗 通安州战斗的第二天,5月6日,我们好好地睡过一觉,吃了早饭以后,我们启程向会理进军。头一天跟我们打仗的敌人退进会理城后,怕我们进攻,做了一系列的准备。我们干部团主要担负牵制敌人,掩护大部队过金沙江的任务。所以,到了会理城的附近,我们实际上处于整顿、休息的状态。我们派出一些宣传队去做群众工作;从老百姓那里买了一些硝,准备做火药用;还砍了一些毛竹做梯子,准备攻城时用。12日,大部队到齐后,开始打会理城。当天,红军主力在东北城墙上炸开了一个口子,但是这口子只有门那么大,部队没法冲进城去。敌人在东城增加了一个团的兵力,使我们的进攻受阻。 我们连把爬城墙用的毛竹梯子都搭好了,可是部队仍没能冲进城去。敌人的迫击炮弹不断向我们射来,连长刘剑在我方阵地的高地上,掩体没有找好,炮弹的碎片打中了他的头部,受了伤。后来这弹片一直没有取出来,经常叫头疼。刘剑负伤后,我们找了一匹马给他骑。他担心我们“寄掉"(即在当地安置)他。我对他说,不会的。后来过草地我们也一起行动。进草地后,没有马骑,我们就搀扶着他,一直到长征结束,也没有让他掉队。为这件事,他一直很感激大家。革命同志的情谊,是在艰苦的环境中培育起来的。这样的事情在我们连队中是很多的。 第六次战斗一一安顺炀〈安靖坝)战斗 长征途中,大渡河这道险关,我们连不是从泸定桥过去的,而是从安顺场过的。当时一军团从这里过了一个团,就是杨得志指挥的一师一团。我们的任务是配合他们行动。他们早上一过去,就与敌人打了起来。起初交战的敌人,是从河这边的安顺场镇撤过去的两个连。打了一阵,敌人增援了一个团。上级要求干部团赶快乘船过河增援。干部团先派一营过河增援。我们连过江后就立即投入了战斗,从中午一直打到天黑。打了三个来回。第一次,我们冲过去,把敌人打退第二次,敌人又把我们打回到河边,第三次,我们又打回去,把敌人击退,这时我们牢牢站稳了脚根。干部团没有过河的部队,在河对岸一边用迫击炮支援,一边大声呐喊,为我们助威。战斗中我们抢占了有利地形。过去老百姓筑的一道拦河坝,正好给我们提供了掩护。而敌人那边是平地,没有什么可作掩护的地方,只有挨打的份。 这一仗打得很激烈,一营营长李荣同志在这次战斗中负了重伤。到当天晚上9点多,杨得志通知我们准备转移。他说:中央已经改变了过河计划,不在安顺场过河了,从河对岸朝着上游大约华里远的泸定桥去了。我们这个团要从河这边向泸定桥开进,你们跟着我们行动。于是,趁着敌人休息,我们和杨得志那个团一起沿大渡河的东岸北上。天上下着毛毛雨,黑的伸手不见五指,我们举着火把,急行军50华里后宿营。打了一天的仗,大家都很累。经过休息,体力得到一些恢复。第五天,我们赶到了泸定桥,与中央和干部团大部队会合。大渡河安顺场渡口,是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战败的地方。我们红军强渡大渡河这一仗打得很成功。 回想起来,长征途中我们过的河很多。什么湘江啊、乌江啊、赤水啊、金沙江啊,说起来不少,可是最难过的,要数大渡河。大渡河水流急,浪最大,我长征出发时身上带的几件“宝贝”,都在这里丢掉了。过大渡河时,船一到河中间,掀起的浪水一下子就盖过来,涌进船里。船上的人急忙用勺子往外舀水。我一只手舀水,另一只手拿着我的皮包,又要抓着船沿。不小心手一松,皮包掉到河里去了。皮包里面有我的笔记本(上面记了行军战斗笔记),还有地图和几本书。其中有一本书,是我最爱读的,里面介绍各种基本知识,比如三八妇女节、五一劳动节的由来,怎样纪念等等,这都是对政治工作很适用的资料。 需要说明的是,安顺场是一军团一师一团拿下的。我们参加的是安顺场对岸的安靖坝战斗,是和四川军阀刘湘、刘文辉所部的一个团外加两个连的战斗。 第七次战斗一一在吴起镇附近打骑兵 年10月19日,中央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吴起镇。吴起镇位于刘志丹等人创建的陕北苏区的边缘。这时中央红军已经和陕北苏区的人取得联系,准备进入陕北苏区。到吴起镇的当天下午,敌人二马(马鸿奎、马鸿宾)的骑兵部队和毛炳文的骑兵师追了上来,敌人的一个团不远不近地跟在我们后面。三军团当天和他们打了一下子。到了20日的早晨,我们正在原地休息,毛主席亲自做动员,他对我们说敌人这支骑兵,要打他一家伙,不能把他们带进苏区。这时候干部团(随营学校)已经没有多少人了,组织起来大概还有几百人。几个月前跟四方面军汇合的时候,我曾经到骑兵科当副教导员。骑兵科的学员,都来自四方面军。当了两三个月的副教导员以后,张国焘搞分裂,把学员全部叫回去了。我带着原先干部团的十几个干部回到团部。干部团随即改成随营学校。毛主席向我们干部团作动员说,这次战斗,你们干部团还要参加,一是可以学习,二是你们战斗力比较强,你们当预备队,打增援。他还说这一仗要打好,只能打胜。 根据毛主席的部署,部队随即倒回去15华里,迅速地占领了敌人前卫骑兵团驻地周围的山头,把宿营在山沟里的敌人骑兵包围了起来。这时候,敌人正在休息,有的在喂马。战斗、打响,敌人毫无准备,慌成一团,连马鞍都来不及备,窜上光脊的马就跑了。我们干部团的人还没有赶上战斗,敌人骑兵就被打垮了,我们在一旁“观摩"学习。这一仗,一军团和三军团缴获了一批战马和军用物资。 打完仗,中央在吴起镇又休息了一天。在这个时候,就是10月21日,总政周桓秘书长找我谈话,说要从干部团调一批干部到总政工作,我是其中的一个。我被分配到总政直属队当政治指导员。总政直属队负责管理一批通讯员、警卫员、挑夫、服务人员,还有警卫排的工作。从此,我离开了干部团,走上新的工作岗位。 回顾往事,在长征途中,我在干部团参加了大大小小许多战斗。在战斗中得到了锻炼,也使我经受住了生与死的严峻考验,对我一生的成长是十分有益的。长征是艰苦的,从我个人的体会来说,长征中最难爬的山是夹金山。这座山海拔有三千多米高,常年积雪,路滑,空气薄。上山时,有的同志爬着爬着就晕倒,一坐下就再也站不起来了。我们连的卫生员罗绍卿就是这样晕倒的;长征中最难过的河是大渡河,河水急、浪大,渡河的同时还要参加战斗,长征中最难走的路是草地,特别是水草地,在水草地宿营的时候,人都不能躺下来休息,只能找两根木棍插进草地,把自己的背包撑起来,人坐在上面“睡觉”。草地到处都是水、都是草,非常潮湿,艰苦异常。 在长征的过程中,红军还十分重视做少数民族工作。曾经准备了一些花绸子、包袱布面,送给少数民族(彝簇)兄弟。由于工作做得好,我们安全通过了少数民族地区。这是我们党的政策的胜利,也是我党、我军的光荣传统。 长征中的毛泽东 尽管经历重重艰难险阻,长征最终还是以红军的胜利,敌人的失败而告终。毛主席讲得好:“长征是历史记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于今,历史上曾经有过我们这样的长征吗?十二个月光阴中间,天上每日几十架飞机侦察轰炸,地下几十万大军围追堵截,路上遇着了说不尽的艰难险阻,我们却开动了每人的两只脚,长驱二万余里,纵横十一个省。请问历史上曾有过我们这样的长征吗?没有,从来没有的。”毛主席这段话,是对长征最好的概括和总结。 附:军委干部团成员名录(部分)(年10月9日---年11月5日) (注:此名单尚在整理与补充中,如有军委干部团后代欲提供增补名单的,请给本号《总字部队子弟》号主留言) 一、在军队工作部分 大将 陈赓干部团团长; 萧劲光干部团上级干部队队长; 上将 宋任穷干部团政治委员,红军大学特科团政治委员,陕甘支队随营学校政治委员; 韦国清干部团特科营营长、红军大学特科团代团长; 陈奇涵陕甘支队随营学校校长; 周桓干部团上级干部队政治委员; 周士第干部团上级干部队指挥科科长,上级干部队队长; 宋时轮干部团主任军事教员; 郭林祥干部团第二营四连政治指导员(年少将,年上将); 中将 莫文骅干部团上级干部队政治委员,干部团政治处主任; 方强干部团党总支书记; 韩振纪干部团司令部作战科科长,后为参谋长;陕甘支队随营学校参谋长; 孙毅干部团司令部作战科科长; 郭化若干部团司令部作战科参谋; 邱创成红军大学特科团骑兵科政委(年8月初—年9月上旬); 张国华干部团上级干部队; 陈仁麒干部团干部团政治教员,特科营政治委员; 丁秋生干部团一营政治委员; 刘道生干部团第二营政治委员; 谭希林干部团工兵主任,特科学校工兵营营长; 康志强干部团政治教员兼指导员; 温玉成干部团上级干部队学员; 少将 汪东兴干部团第一营连政治指导员,红军大学特科团大队教导员; 苏进干部团上级干部队政治科科长; 苏启胜干部团第二营政治委员; 龙潜干部团特派员; 林接标干部团特派员; 徐国珍干部团侦察参谋; 梁玉振干部团供给处三科(军需科)科长; 张正光干部团政治处青年干事; 王平水干部团第三营九连政治指导员,团卫生队指导员; 况开田干部团供给科会计; 戴润生干部团俱乐部主任,连政治指导员; 黎有章干部团特务连连长; 王智涛干部团主任军事教员; 洪水干部团军事教员; 刘清明干部团军事教员; 阎捷三干部团第二营军事教员,营教导员; 欧阳平干部团第一营连政治教员; 卢仁灿干部团上级干部队政治科科员; 段德彰干部团连政治教员; 萧应棠干部团第二营五连长; 张平凯干部团上级干部队政治协理员; 陈坊仁干部团上级干部队支部委员; 何能彬干部团连级干部; 黄朝天干部团特科营连长; 刘少卿干部团(陕甘支队)一连副连长; 黄胜明干部团上级干部队区队长; 丁盛干部团上级干部队学员; 梁仁芥干部团上级干部队学员; 曾克林干部团上级干部队学员; 刘昌干部团上级干部队学员; 魏洪亮干部团上级干部队学员; 黎同新干部团指挥科第三队支部书记,年晋升少将军衔; 胡炜先后任周恩来、李维汉、张浩的警卫员跟随干部团行动,年晋升少将军衔; 熊梦飞干部团管理员,年晋升为少将军衔; 校官 刘始明干部团特科营排长,年被授予大校军衔; 郭德琳干部团上级干部队卫生员,年被授予大校军衔; 谢继友干部团第一营三连政治教员,年被授予大校军衔; 李志明陕甘支队随营学校第一连政治指导员,年被授予海军大校军衔; 李继生干部团供给处财务科会计、出纳,年晋升为大校军衔; 萧茂山干部团供给处财务科科员,年晋升为大校军衔; 杨百让干部团第一营三连政治教员,年授予上校军衔; 徐如璧干部团卫生员,年被授予上校军衔; 李金生干部团三营八连通讯员,年授上校军衔; 二、在中央机关或地方工作部分 董必武接受干部团保护,曾兼任干部团上级干部队政委(.1-.6) 徐特立接受干部团保护兼政治教员(.1-.6) 李井泉干部团政治教员; 黄欧东干部团政治教员; 李一氓干部团上级干部队政治教员(遵义会议后--.10) 罗贵波干部团三营政治委员,上级干部队队长兼政治委员; 周兴干部团巡视员; 王观澜干部团地方工作团主任(遵义会议后); 危拱之干部团管理科(总务)科科长; 王幼平干部团支部委员; 张如心干部团政治教员; 冯雪峰随干部团行动(.1-.6) 成仿吾随干部团行动(.1-.6) 胡嘉宾年曾在干部团做民运工作; 张永清干部团特科营工兵连指导员; 雷经天中央苏区的肃反中被错误开除党籍,在中央干部团当战士; 张震球干部团三营政治教员,一、四方面军汇合后红大骑兵连政治教员; 李东潮干部团特科营教员; 蒋耀德干部团卫生队队长; 刘剑干部团一营三连连长; 段大明干部团上级干部队政治科学员、机枪连政治指导员; 舒光才干部团特科营工兵连三班副班长; 胡波(罗绍钦)干部团一营三连卫生员; 黄赞琦干部团警卫连战士; 铁坚干部团战士; 钟华干部团战士; 王太钧干部团看护长; 杨清峰陕甘支队随营学校特科营医生; 三、干部团烈士部分 钟伟剑中央军委纵队参谋长,干部团参谋长,在遵义战役牺牲; 毕士悌(杨林)干部团参谋长,年东征中牺牲; 余泽鸿干部团上级干部队政治委员,川滇黔游击纵队政委,.12在四川江安牺牲; 王道全由中央特科学校选调干部团为首长勤务员,年牺牲; 冯达飞干部团上级干部队地方工作科科长,皖南事变中牺牲; 黎林陕甘支队随营学校特科营政治委,年任陕甘宁省军事部部长,病故于延安; 陈明干部团教员,司令部训练科长兼政治委员,年冬与日寇作战牺牲 黄彦斌干部团第二营营长,年在甘肃庆阳病故; 黄骅(黄金山)干部团特科营政治委员,冀鲁边军区司令员,在河北新海县被叛徒杀害; 李荣干部团一营营长,冀南军区第4军分区司令员,年7月在河北省永年临洺关牺牲; 林芳英(林秋芳)干部团第三营营长,年1月土城战争中牺牲,(《红军长征综述.大事记.表册》); 霍海源干部团三营副营长,到陕北时任团长,战争中牺牲; 罗梓铭干部团供给处主任,中共湘鄂赣特委副书记,年在“平江惨案”中牺牲; 高永祥干部团副营长,晋绥二分区副司令员,年在山西五寨凤凰山战斗中牺牲; 钟禧干部团供给处财务科科长,年在甘肃通渭牺牲; 黄春庭陕甘支队第一连军事教员,抗大十分校副校长。年1月战斗中牺牲; 李伯通干部团政治教员,年4月云南牺牲; 胡道全干部团军事教员,抗战初期任团政治处主任,烈士; 云宗连干部团连长,长征到在泸定桥牺牲; 郑士志干部团第二营第五连连长,年5月30日在抢渡金沙江时牺牲; 王志发干部团部团排长,八路军师军分区参谋长,年在山东单县牺牲; 邱正良干部团一营三连,滨海军区独立四团副政委,警备第十旅19团副政委等职年9月在日照战斗中牺牲; 李爱民干部团政治教员,年8月过草地牺牲(《红军长征综述.大事记.表册》); 严长庆干部团政治处青年干事,年在哈尔滨被苏军摩托车撞死; 石长阶干部团特科营工兵连九班班长,乌江架桥时任锚组组长,牺牲; 刘小伢子干部团第一营学员班长,过草地牺牲; 四、目前缺少资料需要进一步了解部分 戚云生干部团第一营连长,古蔺负伤留当地; 彭善和干部团上级干部队支部书记; 云青干部团教员; 胡平干部团司令部作战科参谋; 辉明干部团连长; 许采风政治教导员; 黄世昌政治教员,年3月随红军出征后失踪; 韩先一营三连司务长; 邱正良干部团第一营三连七班班长; 铁老表干部团第一营副班长; 小蔡干部团通讯员; 郭亭干部团第一营司号员(年2月),原三军团排长; 郭斌干部团特科营工兵连连长 何涤宙干部团的工兵教员,抗战初期争时期脱队; 另: 黎心诚干部团特务连连长,年叛变,年被处决。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jianganzx.com/jaxxw/8993.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