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7/5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白癜风多少钱 https://wapjbk.39.net/yiyuanfengcai/tsyl_bjzkbdfyy/

明年,亲爱的母校四川大学将迎来她第个生日。每当校庆之时,除了举校欢庆,更有重聚与回忆。在开始正式的内容前,也许你会愿意点开下面这段视频,伴着这段关于川大记忆的怀旧歌声,让校园中的一幕幕往昔再度浮现。

93级校友张毅用原创歌曲——《小礼堂》,纪念川大曾经的礼堂。

“小小的礼堂,班驳的墙,欢笑泪水其实都一样。也许会有那么一天会将你遗忘,我们曾经不见诺言的地方……”

(川大还有大礼堂?当然,往后看!)

★大川征集令★

正如歌声所表达的,?时光流转中,一些旧日里川大人活动的地点、场景在现实的生活中早已不见踪迹,但是它们身上所承载的那些故事却依然鲜活无比,比如曾经的大礼堂、培根路、文化路……

这些不再的旧时光,不仅斑驳了某一代川大人的青春,更描绘出川大记忆画布上抹不去的色彩。

时光匆匆,母校希望能将这些“消逝的川大记忆”慢慢收集起来,与她亲爱的孩子们一起,在往日存在过的那些景、物、人中,去品味属于大家共同的曾经。只是,这些承载着记忆的图片与文字散落在时光的隧道里,唯有集合众力,才能得以完全。

所以——

亲爱的师生员工、海内外校友和社会各界人士,今天,大川恳切地向您征集:如果您手边有关于“消逝的川大记忆”的故事与老照片,请赶紧发给大川,我们之后将认真总结与梳理,把我们共同的“川大记忆”好好保留,与母校、与每一位川大人一起分享回味……

征集内容:

1、承载着川大记忆的老照片(照片可以是关于川大年来各个时期的景物、人物活动、建筑、纪念物品、校徽、校标、证书、教材等等,只要它们曾在川大的历史上存在过,承载着您的川大记忆皆可。)+照片说明(照片内容解说,照片拍摄大概时间,您姓名、年级、联系方式。)

2、承载着川大记忆的文稿(将您对川大生活的回忆,以及您所了解的川大故事写成文字发给我们吧,文字所承载的经历与情感将永不退色。)

征集方式:发送到邮箱:dachuan

scu.edu.cn

征集时间:即日起至年8月20日

⊙下面,是大川的抛砖引玉时间老川大淘书圣地——九眼桥旧书摊

90年代的九眼桥书摊

培根路的隔壁,就是十几年前老川大书虫们流连忘返的场所——九眼桥书摊。这大大小小参差错落的书摊,定格了几代成都读书人的身影,浓缩成为了几十载文化积淀的图章。

水泥路铺成的桥面上有几条深深浅浅的裂缝,在上面铺上一块草席,放上几本泛了黄的《挥尘录》、《燕知草》,小马扎一撑,蒲扇一摇,旧书商的生意就算是开了张。下课铃声一响,三三两两的学生便结伴来此,原本清清冷冷的街上霎时就热闹起来,翻翻这本书,逛逛那个摊,经常会听到操着不熟练四川话的声音响起“老板儿,书便宜一点嘛”,而那书商也通常大手一挥,“拿切嘛”,然后就是一个个抱书而归心满意足的背影。

而今,这一个个书摊已经被一所所酒吧所取代了,但是这些记忆却没有随着时间湮没,而是伴着这座桥,成为了不可磨灭的川大印象。

现在的九眼桥酒吧街区

弹吉他的旧时光——大礼堂

老川大大礼堂旧貌

一位川大93级中文系的校友关于老川大大礼堂有这样的回忆:

“那个时候,他们总爱抱着自己心爱的吉他,跑到礼堂里去,在那里唱着自己的歌。有的时候会有听众,有的时候也会有掌声,但大多数时候,这段在礼堂的美好时光都是安静的,是属自己的歌声与青春的。”

90年代学生在大礼堂内弹奏吉他

这位校友大学期间,还以大礼堂为名写了一首歌(就是本帖开头那个视频咯!):

空荡的四壁,零落的琴声,昏暗的烛光,一群停过的人。有时也有掌声,有时也会沉静,来了又去了的人,你记不记得。一样的歌声,一样的人,只是人都走了,谁来听。多少的故事,在这里发生,不必曾经相识,陌生的朋友。经过多少个夜晚不倦的歌唱,年轻就是我们的梦想,小小的礼堂,班驳的墙,欢笑泪水其实都一样。也许会有那么一天会将你遗忘,我们曾经不见诺言的地方,小小的礼堂,班驳的墙,欢笑泪水其实都一样。

——《大礼堂》/张毅

如今旧时的大礼堂已经“摇身一变”成为了川大的商学院大楼,川大学子也只能从旧照片中一窥礼堂昔日的模样,但我们或许能够想象,多年以前,礼堂中,抱着吉他的歌手与他们不倦的歌唱。

川大商学院大楼

热闹的“陋巷”——培根路

90年代的培根路

上世纪在川大上学上班的人,大概没有不知道培根路的。这是川大西边小校门外的一条小街,准确地说,它就是一条菜市街。但是不要小瞧这条陋巷,它可是当年川大与外界交接的一条“命脉”,百余米长的窄窄街道,把川大人的市井生活都浓缩在这里。

培根路因一座上个世纪20年代建在此处的培根火柴厂而得名。这条小巷长不过百米,宽不过两三米,但却包罗万象:路边是天然的菜市场,青菜水果、鸡鸭鱼肉应有尽有;大大小小的茶馆在各式的风味小吃摊、小馆子后面若隐若现;路旁的小院,又呈现出一份喧嚣中的宁静,有大隐隐于市之感。一到课余时间,这条路便热闹起来,川大学子三三两两地走过培根路,或是去茶铺子中喝喝茶;或是在租书处读读武侠小说;或是在小吃摊要一份三河泥,吃到心满意足…

而今,这一片地区已成为了高楼矗立的高档社区,唯有新建的培根走廊,还在用一种现代化的方式延续老培根路的闲适。

现在的培根走廊

校园生活的缩影——九三路

九三路旧景

对于上世纪就读于川大的学生来说,九三路就是生活的一部分。

九三路因连接九眼桥和三瓦窑而得名。在长度不足百米的道路两旁,齐整地矗立着两排百年银杏,高耸入云。在这条常飘洒银杏雨的路上,时常会有清脆的车铃声由远而近传来,有时是一个架着厚重眼镜、斜跨书包匆匆上课的男生;有时则是一个箍着白色发卡、一头长发的羞涩女生。上午九点一过,原本空旷的道路旁就会出现各式各样的小摊位,小吃饮料、生活用品应有尽有。课间便会有同学结伴前来,或是挑挑必需品,或是三五成群地坐在路边,一人吃一碗茶,摆摆龙门阵。现今,九三路已经合并为了校内文华大道的一部分,道路两旁的老房子也基本被拆除,取而代之的是川大体育馆与对面的川大幼儿园。虽然那些小小的铺位早就没了踪影,但水泥下的九三路仍然还在,承载着几代川大人的记忆,不曾消失。

现在的文华大道南段

苍蝇馆子的味道——文化路

拆迁改造中的文化路一隅

文化路,在老川大和成都科技大学没有并校前,是两所学校的“楚河汉界”。两校在这条路上,校门对着校门,倒没有“楚汉之争”的硝烟味,多的却是各色苍蝇馆子日夜蒸煮翻炒的饭菜香味。

一位川大的老师这样回忆文化路上的场景:“那是在80年代初期,我每每写出了好文章投稿成功,便会去文化路吃碗担担面犒劳一下自己,而每当在我放肆地唆着面汁时,总有一个可爱的女孩子会坐在我的对面,和我一样吃着一小碗担担面,一边吃着还一边静静地看着我。”后来,这位老师考研去了外地,没问过那女生的任何联系方式,自此两人再也没有见过面。

年,老川大与成都科技大学合并。年,文化路进行改造,由“楚河汉界”变成了川大校内主干道——文华大道的一部分,其上密密麻麻的苍蝇馆子被现在的文华活动中心所代替,炒饭做菜的声音在时代的进程中也演化为了歌声、曲声、欢笑声。

现在的文华大道北段

江安聚餐圣地——商业街三楼

当年拥有三楼的商业街

翻一翻网络上年之前的川大江安生活攻略,里面一般都会提到一个吃东西的好去处——“江安商业街三楼”。而年入校的同学,却不曾亲眼见过这一地方。

原来,在年之前,现在江安校区的商业街是有三楼的,如今,许多在川大学生中赫赫有名的小吃店都是从那儿发家的,比如花溪牛肉粉、新疆餐馆、万州烤鱼、蒙太奇快餐、东北菜等等。就连大家经常去的聚餐“圣地”——杨胖子干锅,当时也是商业街三楼餐饮店里的一员。

年时,根据双流县下达的《城镇消防规划建设管理条例》,商业街南侧三楼以及北侧三楼四楼部分店铺的经营场所属于临时性建筑,出于对安全隐患、就餐卫生与校园美观等问题综合考虑,学校决定于年12月31日前拆除商业街十多家属于临时性建筑的店铺(全部店铺均经营餐饮业)。

所以,新入校的同学们无缘原本商业街三楼的那些美食了。不过也不必遗憾,吃货在什么样的环境下都能发现好吃的,是不?比起吃,还是安全更重要。

现在只有两层的商业街

湿漉漉的绚丽长廊——江安开水房

旧时开水房周围景象

每一座学校都有一个湿漉漉的开水房,就像每个寝室总有一个朋友被室友使唤着去打开水一样。在两年前的江安,就有这样的记忆。

那个时候,到江安的开水房打开水是一件很艺术的事情,因为从牛肉馆到开水房那条路开始,你就会一路看见各色各样、五彩缤纷、写着画着各种个性鲜明图案的开水瓶。谁是川大的书法家?谁是川大的绘画家?谁在川大里最没有节操?乃至谁在川大里暗恋了谁……都可以从这些参差林立的开水瓶身上细细地读出来。

当然,“醉翁之意”并不在于那些写在瓶身上极具艺术感的名字,而是在于这每一个暖瓶背后的主人。那个时候,一到女生节,江安的女生最爱写的心愿就是“帮我打一个星期的开水。”然后,就会有不少男生去帮她们实现这看似简单却透着校园浪漫的心愿。

年的夏天,在江安服役10年的开水房,因为各围合通了热水,而正式退休。

而今街边再不见了七彩开水壶

新旧事物更替,是客观不变的规律。伴随时代的车轮向前,也许川大还会有更多的事与物逐渐消逝,但是,只要有人记得,这些事与物所承载的记忆与故事就会久久流传。那些成为“川大记忆”的过往,也将被一代又一代川大人所了解和缅怀。让我们携手,还原那些美好的旧时光吧。

大川

特别鸣谢提供照片的校友们!

资料搜集整理+文字/姜真豪、王悦、黄靖、连昕、

李颖、陆铖

编辑/曹丹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jianganzx.com/jaxxw/9218.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