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1/8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

首届“寻找栟茶最美村庄”网络投票

栟茶乃千年历史名镇,属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总人口6.1万、总面积95.7平方公里,镇区规划建成面积6.5平方公里。镇人民政府驻栟茶镇卫海北路,在县政府驻地西北36公里处,距洋口港30公里,距洋口渔港15公里,距海安火车站35公里。东与洋口镇毗邻,西与海安县角斜镇、老坝港镇接壤,南与河口镇隔河相望,北濒黄海。现栟茶镇为原栟茶、靖海、浒澪合并而成。栟茶镇历史悠久,人文荟萃,风景秀丽,其有16个自然村,每个村均有自己独特的自然风光和特色,我爱栟茶论坛在栟茶镇政府的支持下举行栟茶网络投票活动,希望各位网友积极为自己住的村庄积极投票!

村庄简绍茗海社区

栟茶茗海社区,位于栟茶镇中心位置,有居民约2万余人,栟茶高级中学、卫海桥、古镇古街均在旗下,风景秀丽,文化底蕴深厚,商铺云集,茗海社区是南通市重要的侨乡,拥有侨台眷属70多户人。茗海社区荣获国务院侨务办公室授予的“侨法宣传角”称号。

浒零村

浒澪村位于栟茶镇中西部,为原浒澪镇政府所在地。东起团结河与双港村相望,西至江海河与杨堡村交界,南与竹园村相邻,北与海安县老坝港镇接壤。境内总面积约4平方公里,为村居合一管理体制,共有21个村民小组,2个居民小组,村(居)民总人数为人,户,总耕面积为亩。

双港村

双港村,位于栟茶镇区西北,占地4平方公里,现有户,人。南与兴镇村软界相连,北至范公堤,东至三十二总之五灶港河,与三星村、港头村为邻,西与浒澪村、江安村,以团结河、三十六总河分界。靖浒河、浒洋河、北岸河贯通东西,五灶港河、三十六总河、团结河纵贯南北,与栟茶运河沟沟相通,这里成了南通长江,此通黄海的水网之村,苏省道线与浒沿路横卧东西,交通便捷。

大窑村

 大窑村位于栟茶镇西南部,南临古运盐河即现在的栟茶运河,北枕浒洋河,东靠五引河,西与海安县角斜镇以滩河为界。全村东西长约2公里,南北长约1.5公里。为村居合一管理体制,共有20个村民小组,村(居)民总人数为人,户,总耕面积为亩。

兴镇村

兴镇村位于栟茶老镇区西北边缘,镇政府以西,南临栟茶运河,东以五港河为界,西毗竹园村,北与双港村接壤。全村东西宽2.5公里,南北长3.5公里,总面积7.5平方公里。我村属全镇大村之一,由原十五大队(安舟它港村),-队(蔡杨村),-队(太平村),-队(杨湾村)合并为我们今天的兴镇村,我村现共有29个村民小组,总人口人,户。在我村东北角环镇路两侧,已规划出近三百亩为我镇工业园区,美鹏针织厂,华与时纺织厂等已投入生产,天承玻璃纤维等即将完成施工。经过多年来的基础设施建设,村内大小水泥路纵横交错,24m宽的环镇一级公路贯穿我村,为我村的交通提供了有利条件。

陈湾村

陈湾村位于栟茶镇西北角,南至大窑村,北与东台市毗邻,东至杨堡村,西与海安县角斜镇老坝港镇原沿口镇接壤。全村总面积7.1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亩,总户数户,总人口人数。

三园村

三园村位于栟茶镇镇区西郊。所谓三园:即南园、北园、解家园合称。属于城乡结合地带,共有耕地亩,村民小组8个,支部党员34人,全村青年人多数以外出务工为主,留守的老年人以蔬菜种植为主。在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拂下,三园村社会经济发生了巨大变化,由于耕地承包到户,工商企业实行承包租赁,农业机械水平不断提高,外出经商务工人员不断增多,村民生活水平显著改善。路通桥畅,居屋成庄,一派兴旺景象。近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村两委一班人,同心同德、齐心协力抓经济发展,积极稳妥推进公益事业,集体经济收入稳步提高,村内环境不断改善。

杨堡村

栟茶镇杨堡村,南以浒洋河为界,北与海安县老坝港镇接壤,东临江海河,西至五引河。境内共有耕地面积约亩,20个村民小组,村民总人数为人,户。本村为毗邻老集镇浒澪村,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有着优越的地理位置,辖区内文教、卫生、商品零售、金融服务等初具规模。辖区内有一所初级中学,共有私营企业8家,卫生所一家等。

江安村

江安村位于如东的西北角,东与本镇兴凌村、双港村为邻,南与本镇浒澪村、双港村接壤,西与海安县老坝港镇顾陶村、蚕种场、川港村、海港村友邻,北与东台市兴东乡,海安县临港工业区隔堤相望,国道、省道、临海高等级公路贯穿我村,北陵河、浒洋河,团结河穿境而过,地理位置优越,水陆交通便捷。江安村由三个自然村组成,共有常住户户,人口人,拥有耕地公顷,农产品产量:大麦80吨、小麦.5吨、蚕豆27吨、水稻吨、玉米吨、黄豆吨、油菜吨、花生12吨、棉花34吨;三业产值:.9万元;人均收入:.5元。

竹园村

竹园村四周环水,南至栟茶运河,东至团结河,北至浒洋河,西至江海河。全村由26个小组组成,共人,区域面积5.4平方公里,耕地资源.5亩。0年村经济总收入万元,农民人均收入元。设党支部1个,支部党员87人,村委会组成人员4个,村民代表63人,设村经济合作社1个,社长由支部书记兼职。村监委会3人,民主理财成员3人。

兴凌村

兴凌村位于栟茶西北7公里的地方,南隔范公堤与港头村相望,西接江安村,东靠兴灶村,北到黄海边,与海安、东台接壤,总面积13.2平方公里,人口人,26个村民小组。年栟北围垦前,这里是一片沙滩与茅草野蒿地,几十个大小不等的墩子上住着村民30多户,他们靠下小海,晒灰烧盐为生,隶属靖海公社沿港大队,编为九、十两个小队。年,垦区单独经营核算,行政区划重组,编为浒零垦区一大队、二大队、三大队。年,恢复了村制,一、二、三大队分别改称五灶、吴港、子洋三村,属浒零乡管辖。年,村域调整,五灶与吴港合并为五灶村。年,村域再次调整,五灶与子洋合并为五灶村。年,五灶村随浒零镇并入栟茶镇。年,五灶村与北边已划入栟茶镇的河垦村,合并为兴凌村。因从海安过来的北凌河横穿本村北部而得名兴凌村。

兴灶村

兴灶村位于栟茶镇东北部,为原靖海垦区。东起22总河与洋口镇相望,西与兴凌村交界,南起范公堤与港头村相邻,北至北凌新河与兴凌村相邻。境内总工面积亩,共有26个村民小组,村民总人数为人,户,总耕面积为亩。本村为老垦区,有着优越的地理位置,辖区内文教、卫生、商品零售、金融服务等初具规模,共有私营企业18家,个体工商户36家。近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村两委一班人,同心同德、齐心协力抓经济发展,积极稳妥推进公益事业,集体经济收入稳步提高,村内环境不断改善。

新庄村

 新庄村地处栟茶运河北岸,北至浒洋河;东至江海河,西至五引河,东南角为七里缺,西南角有十里桥,这片方方正正的土地水陆面积有4.5平方公里,居住着近人,这就是栟茶镇大村之一的新庄村。早在清末民初时在新庄北部有姓王的兄弟两,分前后两处,在此落户垦荒种地,后来因亲友投靠,陆续搬来好多人家,年,前庄有二十八户,后庄有九户。人员聚居,建新房带来新气象,加之都是近几年才搬来的,周围的老住户称前庄为前新庄。后庄为后新庄。年人民公社化时,原先为新庄大队,因全县有两个新庄大队,一个在马塘,一个在原浒澪公社,浒澪新庄有两个庄子,后将浒澪的新庄改为双新庄。年村域调整,将唐庄村江海河以西北部的11、12、13组划入新庄村。年村域撤并,将马场村、双新庄村、单庄村合并,定名新庄村,希冀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建设更新更美的村庄.

三星村

黄海之滨的三星村,地处千年古镇北郊,南与栟茶镇城区接壤,北临浒洋河,东起新颖河,西至五港河。行政区域南北长3.5km,东西宽1.5km,区域面积5.25平方千米。全村12个村民小组,总农户户,总人口人,其中农业人口人,现有耕地面积亩,村域内由村集体自筹资金修筑的25km十横三纵村庄水泥路与省道线及县过境公路靖双线道路形成了一张便捷的交通网,横向贯穿全村的五条居民村庄河道与五港河、新颖河融会贯通,可谓是交通便利,灌排畅通。村域座落的得天独厚地理优势是广大有识之士投资兴业的沃土。

港头村

港头村北枕南黄海的一个江海平原小镇,小镇历史悠久,美丽而又富有历史的范公堤穿村而过,村民多半以海为生,经济基础好,人才辈出,道路交通便利!

洋堡村

洋堡村位于栟茶镇东北部,东至岔栟河,西至西引河,南至栟茶运河,北至浒洋河,四河环绕,风景秀丽,村民富裕,本村历史悠久,村内有一小港,名为“洋港儿”先辈们曾在此地打鱼烧盐,筑堡御敌!

栟南村

栟南村位于栟茶镇南大门。经过几年的努力呈现出众多变化,干净整洁的村容村貌、日趋文明的村居生活习惯、正在发力的乡村旅游,在历史沉淀的沧桑与现代文明交融之间,栟南村幸福村居正从蓝图逐渐变成现实。人民的经济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提高,土地流转进一步扩大。火车站的开通运行带来了人气,改变了栟茶的客运和物流格局。汽车站的搬迁改建也正在筹划,将进一步提升栟南村的经济和政治地位。铁路沿线租地绿化正紧锣密鼓的进行,土地流转给周边百姓增加了每年元的收入。小区建设设施完备,群众安居乐业,一片祥和。

(为了体现投票的公平公正,本投票必须







































北京看白癜风医院在哪里
白癜风哪个医院好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jianganzx.com/jaxzf/1648.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