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经媒体披露武汉海事局公务员崔某请“病”假两年,还开辟“第二职业”经营一家餐馆,“吃空饷”行为引发社会热议。 究竟“吃空饷”者都有何真实面目? “吃空饷”背后的“操盘手”是谁? 一起来看! 武汉一公务员请病假“吃空饷” 最近,据湖北经视披露,武汉海事局工作人员崔某峰两年多没上班却照样领工资,同时还在外干起了第二职业赚钱。 武汉海事局发布消息称,经初步调查核实,确认报道涉及职工系该局已辞职的人员崔某峰,并于8月22日下午对涉及此事的王家松、王海青、崔德安等3人作出停职接受调查的决定,并表示要对该事件深入开展调查,涉及的问题将依法依纪进行严肃处理。 “吃空饷”,通俗易懂的说法是光拿工资不干活。“在其位,谋其政”,武汉海事局职工崔某峰,不但以病休为由长达2年时间不在岗,而且还在外兼职取酬。“吃空饷”已是触碰了红线,兼职取酬更是错上加错。如今,崔某峰“吃空饷”东窗事发,3名涉事官员受到了停职调查处理。这样的结果,也算是给了公众一个交代。 “吃空饷”背后的“操盘手” 这些年,关于“吃空饷”的新闻屡有曝光。“吃空饷”者面目各异,手段更是五花八门,可分为:长期旷工但工资照领的“旷工饷”、长期请假却依然拿钱的“病假饷”、伪造人员虚报多领的“冒名饷”、瞒报去世继续代领的“死人饷”、一人领取两份以上工资的“多头饷”等。 哪些人能吃得了“空饷”,能吃得下“空饷”?有权力背景的人才行。一个单位编制人数有多少,哪些人在岗、领不领工资,这些情况单位或部门不可能不知道。像虚报人员编制骗取财政拨款,长期旷工、请假但工资照领,受到刑事处罚工资却未按规定停发等情形的发生,都绕不过人事、财务部门和单位领导。这些现象之所以能畅通无阻,里面牵涉的更多是权力与利益的问题。“权力安插”“权力配合”和“权力庇护”的环环相扣,使得“吃空饷”能“繁荣昌盛”。这一切都是权力“任性”惹的祸。 而在权力“操盘”之下,“吃空饷”变得轻而易举,“发者”的为所欲为,导致“吃者”的肆无忌惮。“吃空饷”必须整治,幕后“操盘手”更不能放过。因此,根治“吃空饷”顽疾,重在管住“操盘手”。 一方面,要靠制度管住“操盘手”。建立完善的人事制度,健全财经制度,严肃用人纪律,实现人事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同时,加强对权力的监督制约,把权力关进制度笼子,通过制度的约束力铲除“吃饷者”与“发饷者”之间的利益链,让权力“操盘”吃空饷无路可走、无缝可钻。 另一方面,要让监督问责逼“操盘手”现形。依赖纪检、组织、媒体、公众的力量参与监督,让“吃空饷”者全部在“阳光”下现形。更为重要的是,动真格对“吃空饷”问题发现一起、查实一起、处理一起,既追究“贪吃者”的责任,更要揪出“发空饷”的幕后“操盘手”,让“吃空饷”皆沦为空想。 多地发力整治“吃空饷” 近期,多省市地区出台相应举措整治公职人员“吃空饷”。 年3月,内蒙古自治区印发《建立机关事业单位防治“吃空饷”问题长效机制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明确建立机关事业单位防治“吃空饷”问题长效机制,并明确机关事业单位“吃空饷”问题七大类型。 年8月,福建省出台关于建立机关事业单位防治“吃空饷”问题长效机制的通知,要求各级机关事业单位严格执行组织人事政策,加强对人员“进、管、出”环节的综合管理,严格人员日常管理、工资发放管理、离岗人员管理,加强部门联动,严格监督管理。 年8月,岳阳市纪委印发《全市机关事业单位“吃空饷”问题监督执纪问责工作实施方案》,对“吃空饷”“零容忍”,向“吃空饷”顽疾“开刀”。《方案》明确,专项治理的重点对象有七种情形。 延伸阅读 年12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中央组织部、中央编办财政部出台关于建立机关事业单位防治“吃空饷”问题长效机制的指导意见,严格界定了“吃空饷”情形: 1.在机关事业单位挂名并未实际到岗上班,但从机关事业单位领取工资、津贴补贴的。 2.因请假、因公外出期满无正当理由逾期不归或旷工等原因,按规定单位应当与其终止人事关系,但仍在原单位领取工资、津贴补贴的。 3.已与单位终止人事关系或已办理离退休手续,仍按在职人员领取工资、津贴补贴的。 4.已死亡或被人民法院宣告死亡、失踪,仍由他人继续领取工资、津贴补贴的。 5.受党纪政纪处分及行政、刑事处罚等,按规定应当停发或降低工资待遇,但仍未停发或按原标准领取工资、津贴补贴的。 6.机关事业单位隐瞒事实、虚报人员编制或实有人数套取财政资金的。 7.其他违纪违规领取工资、津贴补贴的。 来源:七一网、人民论坛网 黄敏 赞赏 长按北京看白癜风上那个医院白癜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