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8/26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北京治疗白癜风最好的皮肤医院 https://jbk.39.net/yiyuanfengcai/yyjs_bjzkbdfyy/

  年受理消费者投诉5.28万件,四川公布一批典型案例

  今天是“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昨日,四川省保护消费者委员会召开了新闻通报会,通报四川省年度消费纠纷调处十大典型案例和侵犯消费者权益行政处罚十大典型案例;省高院通报保护消费者权益十大司法判例;省公安厅通报食药环知领域违法犯罪十大典型案例。

  据四川省消委执行副主任、省市场监管局副局长孙强介绍,年全省各级保护消费者权益委员会、消费者协会受理消费者投诉5.28万件,解决5.17万件,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07万元。

  “法定节假日”不能混淆概念医美机构虚假宣传、擅自开展业务受处罚

  通报会现场,孙强通报了四川省年度消费纠纷调处十大典型案例,主要包括交通工具、餐饮服务、装修服务、虚假广告宣传、物业管理等方面。其中,一起因对法定节假日理解产生争议,影响合约履行的典型案例受到   年9月,张女士向自贡市沿滩区消委投诉,称其在网上购买了某酒店团购优惠券,准备在中秋节小长假期间使用,但商家表示9月19日属于法定节假日不能使用,并已在商品网页明示,张女士则认为只有9月21日中秋节当日才属于法定节假日。自贡市沿滩区消委认为,人社部发布《法定年节假日等休假相关标准》规定中秋节当日为法定节假日,其余两天是双休或调休,经营者错误地将法定节假日扩大为节假日调休的休息日,混淆概念,侵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现场通报的四川省年度查处侵犯消费者权益十大典型案例,涉及食品、医美、旅游、房地产等多个方面。值得注意的是,其中涉及医美行业的案例就有两起。一起为绵阳某医疗服务公司对医生资历、医疗机构品牌进行虚假宣传,绵阳市市场监管局进行专项检查时发现,该医疗公司利用海报发布未经审批的医疗广告,同时将虚假专家以挂图形式展示在经营场所首要位置,并利用   另一起为年3月18日,宜宾市江安县卫生健康局接到举报称,某美业店没有办理相关证件擅自开展医美业务。执法人员对该店进行现场检查,调取了“永久无痕双眼皮”顾客信息、   培训机构“跑路”被判退费

  捣毁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特大犯罪团伙

  通报会上,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民一庭庭长周静通报了四川法院年度消费者权益保护十大典型案例,涵盖买卖合同纠纷、教育培训、医疗美容等领域。

  随着国家“双减”政策的落地,加之经营不善、资金链断裂等原因,一些培训机构“跑路”的现象时有发生。通报的案例中就有一起教育培训合同纠纷案:杨某与某教育咨询分公司签订培训合同,杨某向该公司指定的账户付款后,系统自动生成电子合同,故无双方签字或盖章。该公司提供部分教育培训课程后,于年8月起未再提供辅导课程,并表示无法按约履行合同。经法院判决,某教育咨询分公司向杨某退还培训费元。

  此外,省公安厅食药环侦总队长张荣洪通报的食药环知领域违法犯罪十大典型案例中,多个案例涉及食品安全问题。在成都公安机关侦破的王某东等人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案中,王某东等人在省外组织从国外走私牛毛肚、牛肉冷冻制品,雇佣鲁某国等人从外省将走私冻品运至非法冻库,后通过施某江、吴某人非法对外销售。公安机关成功打掉这个盘踞冷冻市场周边从事地下非法冷链食品销售的犯罪团伙,抓获犯罪嫌疑人20名,捣毁非法存储点3处,现场扣押冻品40吨。

  在南充公安机关侦破的何某等人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案中,南充某餐饮有限责任公司旗下老某花火锅串串连锁店生产、销售“地沟油”,何某、何某国等人以成立公司名义实施生产、销售“地沟油”,传授生产、销售“地沟油”犯罪方法,公安机关成功捣毁该特大犯罪团伙,抓获犯罪嫌疑人名,捣毁制售火锅老油黑窝点20个,查获地沟油公斤、各类制假设备20套,涉案金额1.2亿元。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邓文博实习生魏琳珊

(成都商报)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jianganzx.com/jaxfc/11740.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