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化名镇-重庆市永川区松溉镇 区域概况 松溉古镇位于重庆市永川区南部松溉镇,东接江津区朱杨镇,朱杨溪火车站南临长江,与江津区石蟆镇隔江相望,西靠朱沱镇,北邻何埂镇。镇政府所在地距永川城区40公里,位于北纬29°08′,东经°33′,年均气温18.5°。辖1个社区居民委员会和6个村,94个村民小组、6个居民小组,人口2万余人。 松溉历史 松溉为千年古镇,其始建时间现无法考证,但根据清嘉庆《四川通志》记载:南宋陈鹏飞(子少南,与苏东坡、张子昭被誉为当世注经“三杰”),因为秦桧诬陷遭贬,偕妻在松既设馆教学,死后葬于松溉,可知当时此地已有场镇。 明万历二十一年(公元),设县治于松溉。公元年(明万历二十一年)和公元年(清顺治十八年),知县徐先登上任、清政府任命的第一任知县赵国显,均设县治于此。 镇名由来 清光绪《永川县志·舆地·山川》记载:"松子溉,邑之雄镇也。商旅云集,设有水塘汛,查缉奸盗。又下曰东岳沱,深数十丈,石刻‘澄江如练’四字(郡守陈邦器书)。沱上北岸,有后溪水来注之。东岳沱之前,曰哑巴溉,水最险恶,往来舟子不敢作欸乃声,故此以名。其下流有巨石立江边,形如虾蟆。水涨及虾蟆口,船无敢上下者。过此为大矶硇滩,江流至彼,乃入江津界。" 松溉的溉是指溉(jì)水。长江环绕松溉七公里,以前这里水势非常险,形成很大的漩涡,船只根本不敢单独行驶,必须等到几人相互帮助才能安全绕过去。绕过漩涡前面又有块一巨石,稍不小心便会有触礁的危险。古书里称凶险的水为溉水。这里又被称为“哑巴溉”,就是溉水中最凶险的水的意思。 由于境内的松子山、溉水,松溉(sōngjì)原本是叫松子溉(jì),简称为松溉。松溉便这样得名。 商贸往来 历史上的松溉,是永川、荣昌、隆昌、内江一带商贾来往重庆的物资集散枢纽。松溉有上、中、下码头3个,除当地的艘小木船外,还有民生公司的趸船1艘。上码头,为人力行运输装卸的码头,主要停泊宜宾、乐山的酒船和重庆、泸州的过往船只。运进的物资有棉花、棉纱、匹头、药材等,运出的是荣昌、隆昌的夏布、折扇。中码头,为小力行(挑脚)运输装卸处,运进的货物有金堂叶子烟、内江的糖、乐山的丝绸,江安的竹制品等;运出的是大米、黄豆、油、酒等。下码头,停泊渡江船只载人载货过江,对岸江津的蔬菜、柑橘、甘蔗、竹木、畜禽等又运到松溉,大部分在此销售,小部分转运外地。当时的陆路运输,全靠人挑马驮。每天,从荣昌、隆昌及永川县境各地来此运货的骡马、黄牛近千头、熙熙攘攘,络绎不绝。当地流传的民谣“白日千人拱手,入夜万盏明灯“,正是松溉码头热闹景象的真实写照。 周边景点 永川县衙 永川县衙,是一个现代修建的建筑群,因为据考证古代永川县衙就位于这里,现代人就仿造古代建筑,修建了县衙这个古建筑群。 陈家大院 陈家大院,是一个原汁原味的四合院,据了解这里是著名影星陈冲的祖籍所在地,院内专设陈列室供游客观赏。 罗家祠堂 罗家祠堂,祠堂部分根据原貌进行修缮,外面的戏台和观众席是现代重新修造。祠堂现由罗家的宗孙进行看护,据说,每年的清明节,罗氏家族将会在这里举办罗氏宗亲会,以祭奠祖先。在祠堂内摆放着从罗氏始祖到十六世的先人的灵位。据介绍,罗家祠堂还在不断进行完善。罗家祠堂位于松子山街边,始建于明朝洪武年间。清“乾隆”年间,四川解元,时任黔南太守、贵西巡道的罗文思,倡议扩建祠堂。他写信给时任甘肃泰州清水知县的罗奇英,得到大力支持。罗奇英为罗氏第十四代传人。在罗奇英的主持下,乾隆四十年开始在松溉松子山扩建祠堂,历时三年,于乾隆四十三年扩建完成。取名“世德堂”,距今已多年了。 图片和资料来源于网络,若有侵权或涉及版权问题,烦请邮件联系:sztygjgs.白癜风用什么药膏北京白癜风好的医院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jianganzx.com/jaxtc/1598.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