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第7回写焦大醉骂时有一段令王熙凤恼羞成怒、令宝玉不得其解的著名语言: “我要往祠堂里哭太爷去。那里承望到如今生下这些畜生来!每日家偷狗戏鸡,爬灰的爬灰,养小叔子的养小叔子,我什么不知道?咱们‘胳膊折了往袖子里藏’!” 何谓“爬灰”?一般释为“公公与儿媳通奸”,或作“扒灰”。 《红楼梦》剧照“焦大” 这一释义是没有异议的,然而,扒灰为什么是这种含义? 南方话里“偷锡”尚存疑 对其语义来由的解释,学界一般引清人李元复《常谈丛录》和王有光《吴下谚联》的文字,冯其庸、李希凡主编的《红楼梦大辞典》、陈诏的《红楼梦小考》等即是。 《红楼梦》剧照 《常谈丛录》不易见到,诸家所引文字似为转引自《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三《赵六老舐犊丧残生张知县诛枭成铁案》中“扒灰”一词的王古鲁注释: 吴俗语,《常谈丛录》:“俗以淫于子妇者为‘扒灰’,盖为‘污媳’之隐语,‘膝’‘媳’同音,扒行灰上,则膝污也。” 而一个男人无缘无故地“扒行灰上”作甚?令人费解。所以陈诏先生认为“此注解过于勉强”。《吴下谚联》卷一“扒灰”条云: “翁私其媳,俗称扒灰。鲜知其义。按昔有神庙,香火特盛,锡箔鏹焚炉中,灰积日多,淘出其锡,市得厚利。庙邻知之,扒取其灰,盗淘其锡以为常。扒灰,偷锡也。锡、媳同音,以为隐语。” 又卷四“爬灰”条云: “王荆公子雱,早世,其妻另筑小楼以居,荆公时往窥焉。媳错会公意,题诗于外壁,有‘风流不落别人家’句。公见之,以指爪爬去壁粉。外间‘爬灰’之语,盖昉于是。” 王有光是江苏青浦人,他所记载的“爬灰”、“扒灰”的含义出于吴地,亦属“吴俗语”,这和王古鲁注释“吴俗语”是一致的。要之,这三种解释都是按照南方的俗语来释义的,虽有一定道理,但令人觉得不够惬意,因此陈诏审慎地指出:“以上三种解释均可存疑。” 北方话与热炕有关 爬灰北方地区,尤其是西北对“扒灰”有一种解释,可资参考。 西北人过冬多烧火炕,炕之高低与今之木床大致相当,烧火坑一般是用柴草塞进炕洞燃烧,炕洞距离地面大约不到一尺,烧了一段时间(一般是十天左右)以后,因炕洞内之灰累积过多,再要塞进柴草很难,而且柴草若顶着炕之顶端再烧则炕容易过热,就会烧着炕上的铺盖,引起火灾,所以,火炕内的积灰需要掏出来。 模拟北方的炕头 在乡下,掏灰的活儿一般都由妇女去干,由于炕洞在地面与炕之顶端之间,人不得不跪爬身子才能看见炕洞内之积灰,然后掏出灰来,再将柴草填塞进去。积灰掏出来时还是热的,爬跪在炕洞口掏灰的人的膝盖就与热灰紧密接触,膝盖会被焐热。“膝”谐音“媳”,“焐”谐“污”,“焐膝”者,“污媳”也,“扒灰”即是“污媳”的隐语。 流传至今西北仍在用 这一解释起于何时不得而知,今天仍流传颇广。贾平凹的作品中屡屡使用“扒灰”一词,其含义即公公与儿媳妇私通。 如《我是农民》中写到: “每次出工,她们说不尽的是是非非,谁在偷汉,谁在扒灰,谁又和谁在收工后去坡根坟地的柏树后亲嘴哩。” 再如《秦腔》中写乡里停电, “几条巷子都一哇黑,许多人在骂这电是怎么啦,说断电就断电了?电扇转不了,热得在屋呆不住,拉了席到打麦场上睡,就有人朝一户院里喊:‘刘叔,刘叔,到打麦场去呀不?’回应说:‘不去啦。’那人说;‘热成啥了不出门,在家扒灰呀?’回应说:‘扒灰也是黑灰!’哗的灯又亮了。” 再如《高老庄》里写“高家祠堂就修在迷胡叔家前涝池边上,还有魁星楼,贞节坊,那时候村有村规,族有族长,公公不扒灰,母狗不跳墙,兄不与弟媳逗嘴,偷鸡摸狗要抽脚筋”。 据调查了解,华北地区、东北地区以及山东民间至今仍在普遍使用“扒灰”一词,意指公公与儿媳妇通奸。 《红楼梦》所描写的风俗有南有北,有满有汉,但其中描写北方风俗者居多;语言也以北方语言为主,虽然其中有南方方言。这似乎已成为大家的共识。 启功先生早就指出:“《红楼梦》语言的地方性,是‘北方话’,也即是今天‘普通话’的范畴,虽有一些‘文言’语句和地方‘土语’,但常是在特定的用途上使用。” 王蒙也曾指出:“《红楼梦》里的人物说的是哪儿的话?带哪个地域的方言味道?看来是北方方言系统而不是吴语粤语温州语当无疑问。” 更值得注意的是,《红楼梦》写及“炕”的文字很多,不烦征引。 总之,曹雪芹不仅熟悉炕,而且对由“炕”生发而来的“爬灰”一词的含义十分熟悉,所以通过焦大之口说了出来,用以揭露贾府的淫乱生活。 到底起源于何时? “爬灰”或“扒灰”一词究竟起于何时,不得而知。 《金瓶梅》已经使用了“扒灰”,第33回写王六儿与小叔子韩二捣鬼通奸被人用绳子捆在一起拉到街上,就轰动了一条街, “这一个来问,那一个来瞧,内中一老者,见男妇二人栓做一处,便问左右看的人:‘此是为什么事的?’旁边有多口的道:‘你老人家不知,此是小叔奸嫂子的。’那老者点了点头儿,说道:‘可伤,原来小叔儿要嫂子的,到官,叔嫂通奸,两个都是绞罪。’” 小说接着写道: 那旁边多口的,认的他有名叫做陶扒灰,一连娶三个媳妇,都吃他扒了。因此插口说道:“你老人家深通条律,像这小叔养嫂子的,便是绞罪;若是公公养媳妇的,却论什么罪?”那老者见不是话,低着头,一声没言语走了。 显而易见,《金瓶梅》所用“扒灰”一词的含义正是指公公与儿媳通奸。 脂批曾指出《石头记》“深得《金瓶》壸奥”。 《红楼梦》明显受到了《金瓶梅》的深刻影响,这是不争的事实。《金瓶梅》写陶扒灰“扒”了三个儿媳妇,可谓“扒灰”能手,这样著名的人物、情节是否对《红楼梦》有影响呢? 至于写“扒”而一写“爬”,自是方言俗语中一字异写的普遍现像。 明清戏曲小说中也屡屡使用“扒灰”、“爬灰”一词,同样用来表达“公公与儿媳妇通奸”的意思,比如 1、《九尾龟》第回 2、《清忠谱》第四折 3、《醒世恒言》卷23 4、《十二楼·十卺楼》第2回 5、《明珠缘》 6、《锦香亭》第1回 7、《僧尼孽海》江安县僧 8、《杜骗新书》卷三第十七类《妇人骗》 结论 《红楼梦》的语言精妙绝伦,它达到了“只有一个词可以表现它”(莫泊桑语)的境地,因此来说,比较准确地阐释《红楼梦》中的字、词,对于阅读文本、把握人物形象乃至讨论一些重大的“红学”问题都大有裨益。 窃以为,“爬灰”一词的阐释亦应作如是观,借用香菱学诗后的感悟之言来形容,即揭露贾府的淫乱生活“想来必得这两个字才形容得尽,念在嘴里倒像有几千斤重的一个橄榄”,“若说再找两个字换这两个,竟再找不出两个字来”(第48回)。一孔之见,拉杂如上。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jianganzx.com/jaxxw/11767.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