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周家夷 12月3日是联合国设立的“国际残疾人日”,旨在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促进和维护残疾人的权利和福祉,并提高人们对残疾人处境的认识,包括政治、社会、经济和文化生活等各个方面。 在第29个国际残疾人日来临之际,由四川省残联指导,四川肢残协会和电子科技大学人机智能技术与系统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承办的“科技改变残疾人生活—外骨骼机器人”展验活动在四川大学江安校区举行,来自四川省残联、四川大学和成都、眉山的20余名肢体残疾人及志愿者参加体验活动。 本次活动以电子科技大学研发的外骨骼机器人技术为基础,以数字、互联、可视、智能的国产外骨骼机器人为体验产品。 本次体验的外骨骼机器人是由电子科技大学程洪教授带领团队十年磨一剑,自主研发、自主生产并实现产业化应用。年首批获得国家NMPA(CFDA)认证是一家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制造”。它能帮助肢体残疾人通过有效训练,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提高步行和日常生活能力的目标,可以针对患者的损伤和康复程度,提供不同强度的个性化训练方案,增强患者的主动参与意识,并对康复进度给予实时反馈,作出量化评价,为改进康复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jianganzx.com/jaxzf/13123.html |